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69项。(搜索耗时:0.0122秒)

991. 揭开“安德鲁-怀斯之迷”与“元-空间之谜” [61%]

...们长期所受的具象技巧没用了,必须重新学习立体主义和抽象主义。就在这时,大家看到怀斯的作品,它们伤感、诗意,但同时也不抛弃具象化技巧。这震撼了中国的年轻艺术家们,很多人开始考虑:如果不抛弃学习了那么多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4-14 19:38:06

992. 每一秒钟作品都是新的:在知美术馆感受尹秀珍的“未知” [61%]

...队合作,用科技手段去重新诠释“情感”,将其数据化,象化、也使得“陌生”和“未知”成为了作品的主线,LED星图和3D打印出的雕塑都是未知的,全新的。尹秀珍放下过去熟悉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0-09-23 09:40:54

993. 塞吉·布洛克的线条魔法:一场艺术与童真的深度对话 [61%]

...的喜悦,再到暮年对生命的反思。塞吉通过这根红线,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让人在简单的线条中感受到生命的厚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5-08-01 14:20:32

994. 方闻谈艺术:西方绘画重“状物” 中国绘画重“表意” [61%]

...是《风荷翠鸟》,乃17世纪朱耷(16261705)所作,以抽象画法用笔,漫不经心、简洁自然地再现事物动态。宋代宫廷画工于摹拟形似,描述现实之细腻得神,为后期中国绘画所难相比。然而,宋画逼真形似,并未得力于西方...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10-25 11:24:21

995. 当代艺术及其美学阐释的危机——艺术不是文明的美容院 [60%]

...往的纽带不是维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算计、传统的威权、抽象的合理性和盲目的信仰上,而是凝聚在感受共同体与情感的沟通交往上。这种信念的美学表述最先源于康德。在《判断力批判》(1790)中,康德不厌其烦地强调审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12-12 10:08:05

996. 刺·蕊拉丝钉——赵燕峰的艺术语言和寓言 [60%]

所有的形象都有他潜意识想象的根源,他的作品貌似抽象的表达,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直观体验,因此作品的观念性和寓言性很强,也弥补了概念艺术中的情感缺失和感性体验。由于他切身的经历,因此我很喜欢的引用了这段...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0-18 10:59:04

997. 展览现场 | 刻舟者的不系之舟——将雕塑作为方法 [60%]

...灵的机器,既是迷宫,又是谜语。借由机械的外观和高度象化的概略符号,他将真正想说的话隐藏其间。王朝勇专做木雕,躬行凿刻,与木头建立起越来越深厚的联结。这是一种纯手工的劳作,是身体的体验与思考和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4-05-20 11:06:14

998. 2012西泠春拍——中国古代书画精品 [60%]

...运动,绘画也出现了由写实走向写意,进而走向个性化和象化的表现。艺术家们笔下所呈现出的多元化表现手法以及从中流露出的颓废狂肆情绪,却正是那个标榜个性解放思潮和正处于旧王朝崩溃的背景下,文人士大夫们普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6-29 17:21:51

999. 策展人访谈:“安仁样本”从艺术城镇到变奏剧场 [60%]

...、“自然的天空维度”、“自然艺术的重构”和“自然的象化”。夏可君主题展“自然花园”板块策展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10-13 09:37:52

1000. 热钱悄然瞄准年轻艺术家 [60%]

...  但基于年龄划分上的归类正是对年轻艺术家做象化解读的基础。时下这类解读主要以以下一些概念呈现:“卡通一代”、“新卡通一代”、“果冻时代”、“漫画一代”、“Q一代”、“虚拟一代”。批评家、策展...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8-06 17: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