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22719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69项。(搜索耗时:0.0142秒)

1001. 尘灵对话孙连刚:下个当代艺术中心在中国(图) [83%]

  孙:唐朝时期的中国人是最自信的.中国古代禅宗思想在唐代盛行,为什么?因为唐代在当时是非常开放的,同200多个国家建交,有民族自信心,没有自卑感,唐代人当时跟国外人是种平等的交往。  尘:...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2-13 09:01:24

1002. 徐冰:今天,一切旧有概念都已改变 [82%]

...?中国现在发展那么快,和多快好省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关系在哪儿?是不是这里有一种关系,让中国人可以有一种特殊的方式,使自身发展这么快。其中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完全不是这么简单的。那个时期是保守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3-12 17:49:31

1003. 黑峰:在绘画游戏中参禅、悟道、忏悔 [82%]

...化的东西太多,比较重视形式感和图式化,这样必然影响思想的表达,所以中国的当代艺术不耐看、粗糙、肤浅甚至有点装疯卖傻。中国当代艺术就像中国的手机一样,在座机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手机已经在使用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4-02 19:25:31

1004. 朱彤:关于“书写” [82%]

...文化的再认识和注解,由此产生可能对全球文化带来新的思想和图解样式。让全球分享中国当代文化的同时,理解中国文化渊源和精神。1600年前,东晋文人王羲之在会稽郡山阴县兰亭记录了一群文人、士大夫举行祓禊聚...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0-23 18:32:48

1005. 让大地粗糙地发出光亮——有关井士剑的江湖•人体作品系列 [82%]

...作的艰难困苦。大地幽深莫测,难以穿透。现象学思想大家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讲到过大地的这种不可穿透的性质:色彩闪烁发光而且惟求闪烁。要是我们自作聪明地加以测定,那色彩早就杳无踪迹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9-21 14:27:50

1006. 人文精神与技术训导双向缺失的尴尬 [82%]

...知的媒介而参与艺术创作才得以改变。也正是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更多的从事艺术创作的艺匠们,接受的教育不单是技艺性的,还有人文知识,使他们实现了从归宿含混的手艺人向学者化的转换,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5-09 13:10:58

1007. 王璜生谈美术馆建设 [82%]

...能够生产出好的知识产品,不能很好地培育公众的视觉和思想,那么就有可能存在以次等产品误导公众的嫌疑。从某种程度讲,当今中国人对美术馆概念的理解是非常模糊的。在美术馆的认识,美术馆运营和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2-04 14:20:03

1008. 巴塞尔迈阿密艺术节光谱展《科学与人文主义》杨毅斌特邀展 [82%]

...;科技伪装下的亲和与危险;科学的发展对哲学以及人类思想的拓展;科学引发的对时空观念的某种错觉。通过科技与艺术交互出的美学关系,引出以上不同的话题,这里有科技的温暖与关爱、也有科技带来的认知上的干扰与歪...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12-09 03:20:03

1009. 作为美术史研究对象的“毛泽东时代美术”及其中心观念 [82%]

...特形象体系的中心观念,即“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思想,在“毛泽东时代美术”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毛泽东时代美术”、研究对象、观念或意识形态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1-05 22:01:00

1010. “融·光芒”——丁设与凯林·布里克 数字艺术双人展在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开幕 [82%]

...知白守墨的境界以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哲学思想;而英国视觉艺术家凯林·布里克则擅长将AI技术与环保科技融合,创作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他所带来的展品以色彩较为浓郁的创作风格为主,将浓墨重彩&r...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3-01-18 17: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