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6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525项。(搜索耗时:0.0097秒)

1001. 文化界回归传统 艺术市场发生裂变 [88%]

...这是一套新的软性意识话语,用以替换生硬的意识形态话语。而镶嵌在其中的,却是各种各样的新水墨、实验水墨、新文人画,甚至一些先锋艺术家也在回归传统材料和话语体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1-05 14:54:10

1002. 后自然:UCCA沙丘美术馆开幕展 [88%]

...垦之地的观念如今已难以成立:这一概念中也凝聚着多重意识形态痕迹,甚至有虚假之嫌。人们随即意识到,自然并非一个整体的独立存在物,也不是某种上帝的世俗馈赠,而是由生活在地球之上,包括生物和非生物、有机和非...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8-09-29 16:35:01

1003. 再水墨:2000—2012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学术研讨会纪要 [88%]

...国的水墨画如何从本土出发,从二维走向三维,成为一种意识形态或思维方式。最近我们常听到全球本土化,其含义就是在一个多元文化的语境当中如何讨论本土文化在全球化当中的位置。在惠特妮双年展以及...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1-15 10:48:58

1004. 高岭:艺术回归本体之路 [88%]

...向前迈了一大步。  第二,从艺术的本体意识的角度看,85时期的艺术家,实际上是试图在艺术内部来解决问题,尽管后人把它误读了,把它简单地误读成了一个外部的社会政治问题。实际上,85时...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2-24 16:04:41

1005. 朱其:传统并不是简单地吸收现成物 [88%]

...的状态,可能因为中间我们经历过太多的运动,包括一些意识形态的影响,现在我们要回到传统中间是不是还有很多障碍?朱其:我觉得传统是要去做出一个评估,就是哪些部分是重要的脉...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3-03 18:33:13

1006. 美术馆设计与城市的发展 北京的美术馆 [88%]

...质形态。所谓非物质的精神形态就是生活于城市中人们的意识观念、生活常态、行为习惯,对城市的亲切感、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些非物质的精神形态的内容属于无形的、隐性的形象。而物质形态就是城市中标志性的建筑,街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7-21 10:35:19

1007. 李佳琦:目击 [88%]

...杂环境时的处境与应对策略。她以流动的线条与色彩对潜意识世界展开象征性描绘,画面中的人物在来自外部的他者目光下剥离出多种形态的自我,孤立、悬浮、挣扎、逃逸,最终弥散入带有暗示性的虚构自然中。然而,...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24-07-19 11:58:45

1008. 十位当代艺术家助力鲨鱼计划,唤醒人类环保意识!— 侨福艺动“鲨鱼与人类”艺术展 [87%]

...社会、生物、政治相关的议题,并唤醒人类进一步的环保意识使人们在思考、对话、讨论、交流中付诸行动。为了表达中国当代艺术的独特声音,这次展览采用跨学科的方法,将艺术、社会学、诗歌、广告片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8-08 11:36:15

1009. 捐赠旧衣征集活动 [87%]

...,衣服成为独特的媒介让我们意识到身体,以及身体周遭意识形态的影响。但他的设计,又强烈地体现出想和做的统一:直接将思想融合在手工的过程中,以至于服装最终呈现出的形态总是最基本和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7-10 11:56:08

1010. 行为艺术当有行为规范 不应与社会公秩良俗相冲突 [87%]

...形象塑造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二是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三是独特优美而丰富多彩。  按说,行为艺术既称“艺术”,就不能不遵循艺术规律,不能不用艺术美的要求来规范其...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6-25 23: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