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4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522项。(搜索耗时:0.0083秒)

1021. 触摸大师的艺术灵魂——专家李永翘解读张大千纪念展 [92%]

...域都有极高的建树。大千画风纷繁多变,兼善古今,融合中西,堪称20世纪中国画坛的全能冠军。他的笔下,再现了内地港台、韩日南亚、欧陆美洲的壮丽山河与风物人情。无限离情、无边江水、无边山色,于纸绢之上,或工或...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0-21 11:54:16

1022. 西风:收藏家如何“玩弄”文物艺术品 [92%]

...方血统,但骨子里却处处流露着浓郁西方鉴赏眼光的以其中西合璧的双向优势,成功打下自己独特的行事风格,但愿他今后多为中国海外文物回流和收藏做一些有益的贡献。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3-05 15:02:26

1023. 艺术写作,少几顶洋帽子 [92%]

...国案例而已。之所以说经不起推敲,主要还是基于中西文化艺术语境的差异性考虑。现在很多艺术写作过于迷恋西方的学术体系和方法论,采取一种拿来主义的方式直接套用在中国当代艺术身上,偶然发现几许零星的错...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7-07 11:21:36

1024. 中国艺术品市场:关注有价值的收藏 [92%]

...化角度看待中国画、看水墨人物画,马上就会陷入中西文化的对峙、西方文化的入侵、传统文化的弘扬、传统与现代的对立、正本清源、以艺术表达文化母题等种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0-19 16:42:24

1025. 回顾中国装置艺术三十年:成绩斐然 但有些问题仍需警惕 [92%]

...则搁在一个打开盖子的木箱上。有人说这件作品的寓意是中西融合,也有人说它表达的是达达式的历史虚无主义观念,总之是一件体现了新潮艺术反传统精神的代表作品。另外,唐宋和肖鲁的《对话》也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史上...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8-22 15:57:14

1026. 中国美学教育刻不容缓 [92%]

...们对赵无极的艺术很敬仰,我认为赵无极就是找到了贯通中西的绘画语言。像吴冠中、石齐这样的画家,一方面能坚守自身文化语言,一方面又善于中西贯通的绘画表现形式,很具有艺术的时代感。以后我还要把具有世界绘画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2-27 15:47:23

1027. 栗宪庭:中国人对美国艺术有太多误读 [92%]

...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再到了民国,大家开玩笑说中西合并,一直到九十年代中国一个思想家,李泽厚他认为西体中用,完全和张之洞相反。中国的知识分子在这一百多年里面,一直在对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的关系纠缠...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4-25 15:16:41

1028. 邹跃进:再论“丑陋中国人”图像的流行 [92%]

...者的眼光》,也是讨论一些艺术之所以流行,是由于它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获得了西方人的承认,特别是一些西方的策展人、学术界的一种认可。这是这种丑化、妖魔化中国人的艺术能够不断流行、发展壮大的一个原因。...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0-24 09:11:14

1029. 王小松个展在美第奇-里卡尔宫和维也纳分别开幕 [92%]

...感受到了人类的巨大压力与生存的残酷,感受到艺术家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中保持自身的艺术修养,这是因为王小松的艺术活动涉及到东西方多样的文化领域、但同时,他又越出了绘画二维空间的边界,以特有的抽象形式进行创作...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8-30 17:26:48

1030. 民国文化研究学者讲述庞薰琹及决澜社 [92%]

...特点,没有西画形式却有西画感觉。这为他后来的中西融合的道路奠定了基础。臧杰同时认为,庞薰琹回国之后推动的决澜社运动其实在当时是失败的。一方面,决澜社构成比较松散,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4-29 13:4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