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79027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467项。(搜索耗时:0.0171秒)

10451. 饕客李津:笔墨西行|李津访谈 [88%]

...现,我始终认为古人打造的水墨语言,水墨方法不是束缚我们走向当代,走向国际的障碍,反而实际上是一种优势。我们总说一句话,笔墨当随时代,语言的方式跟着你的生活走,跟着你的感觉走,那么它无疑就是当代的。任何...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6-15 10:32:58

10452. 肉,经验与视觉性——关于罗发辉的绘画 [88%]

...,所传达的感知也无二致:圆润、粘糊的肉感。这一点,我们甚至可以追溯到早期的虚构的风景系列中的《飓风下的树》、《一男一女》等作品。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后的畸形的真实、玫瑰大花&rdqu...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4-27 17:48:33

10453. 肉,经验与视觉性——关于罗发辉的绘画 [88%]

...,所传达的感知也无二致:圆润、粘糊的肉感。这一点,我们甚至可以追溯到早期的虚构的风景系列中的《飓风下的树》、《一男一女》等作品。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后的畸形的真实、玫瑰大花&rdqu...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4-27 17:48:33

10454. 汪建伟:涌现 [88%]

...的新成员的权重来实时地被决定。这一扁平本体论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在气候变化中的位置。它具体地被汪建伟在没顶画廊的最近的个展《行于泥浆》中理解为:人类可通过绘画和雕塑的方法论数据包,来理解自己在深度历史、...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22-12-13 14:07:23

10455. 评说威尼斯双年展与中国当代艺术 [88%]

...纭之中,也许一些亲历者经过沉淀之后的冷静思考更值得我们关注。这是一条不断回顾的历史之路,威尼斯双年展与中国当代艺术将在相互期待之中继续前行。最早是在90年代初,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6-08 10:58:53

10456. 评说威尼斯双年展与中国当代艺术 [88%]

...纭之中,也许一些亲历者经过沉淀之后的冷静思考更值得我们关注。这是一条不断回顾的历史之路,威尼斯双年展与中国当代艺术将在相互期待之中继续前行。最早是在90年代初,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6-08 10:58:53

10457. 99专访 | 宋继瑞解读2016年“名泰文化”于“青年艺术100”启动展上的正确打开方式 [88%]

...有足够的艺术家资源去支撑起一个场馆,而今年的呈现是我们在经过两年的积累后,从量变到质变都有了不小的飞跃。其次,我们的定位侧重于艺术家的个案研究,今年以独立场馆来...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8-04 14:11:49

10458. 我们该怎样怀念艺术大师吴冠中? [88%]

...化艺术界学习的楷模。吴冠中大师的离去,引发了我们太多的思考。一位艺术家,能够心无旁骛地投入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不为金钱所动,不为利益所惑,不为权贵所扰,这是难能可贵的。而时下,有的艺术家,其作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7-24 10:23:34

10459. 英国国宝级画家洛瑞作品正式亮相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88%]

...睹国际大师的作品,我感到这个是非常有意义,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预祝本次展览圆满成功。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1-15 19:40:18

10460. 发现成为优秀当代艺术家的要点 [88%]

...鉴意义的。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毋容置疑,我们(尤其是中国的当代艺术家)面前存在着两种传统,一种是我们自身母体文化的传统,另一种是世界/西方的传统,这是不可能回避的事情。在这个世界的传统中最宝贵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8-12 10: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