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4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73项。(搜索耗时:0.0178秒)

1041. 一个“活”的艺术品:铜炉收藏正逢时 [90%]

...论祭拜还是焚香,铜炉的皮色都会越变越美。近几年,香文化日渐回归,与其密切相关的铜炉也在市场上逐渐走热。人追物,物追人明初至清中期是铜炉制作的巅峰阶段,从明清到民国的铜炉都是文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6-17 09:57:28

1042. 中国艺术品春拍展望名家古书画行情可待(图) [90%]

...要合适,实惠,物有所值。现在艺术品已经成为有钱人的文化消费,国外成熟的理念是生活条件上去后,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也要跟上。现在国内的经济财团、公司、一些白领阶层都开始着重于自己的文化品味,在办公室、厅堂...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4-11 10:56:52

1043. 群贤聚龙城 雅趣在晋宝——晋宝2014秋拍 [90%]

...于诗词集《片石集》并出版。以诗词宣传佛教名山产生的文化名人效应,使之成为至今五台山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收藏者当年曾陪同赵老游五台山,是赵朴初先生在晋留下为数不多的稀世珍品,又是为五台山所作的著名词作。...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1-11 13:07:15

1044. 匡时十周年“艺术体验季”即将璀璨启幕 [90%]

...盛典,备受业界的关注和肯定。众多知名学者专家和国际文化名人均在匡时艺术体验季的舞台上,与广大艺术爱好者近身交流,分享自己对艺术文化独特的心得体会。艺术体验季旨在让艺术成为一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6-03 11:36:09

1045. 春拍过后的艺术品市场将往何处去?(图) [90%]

...市场中的人们必须认识到艺术品市场是基于兴趣、爱好和文化认同而存在的。只有因为喜欢,为了艺术、文化和精神内涵去收藏艺术品,才能算得上是艺术市场的本源和初心。艺术市场是随着艺术史一路发展的,它需要随...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8-13 09:25:03

1046. 民间博物馆风光后凋零:无收入来源成最大考验 [90%]

...开放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不仅分布着各具建筑特色的孔(祥熙)公馆、白(崇禧)公馆、汤(恩伯)公馆等名人故居,还曾有10余家小型民间博物馆聚集于此。记者近日走访发现...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2-18 09:28:46

1047. 保利秋拍 “简素文渊——香书轩秘藏名人书札·下册”专场获白手套佳绩 [90%]

...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1]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12-09 16:14:59

1048. 为什么要有公共艺术,公共艺术到底是谁的艺术? [90%]

...性的渠道和可能性。有意思的是,转换一个文化环境,比如在中国的某个社区,人们习以为常的聚餐形式还能否起到与美国社区一样的效果呢?退一步说,如果同样在美国,但换一个社区,能否同样奏效呢?答案很...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7-15 10:25:41

1049. 孙振华:在“当代具象雕塑 ”探索当代人的精神世界 [90%]

...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名人塑像方面,他为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系列雕塑所创造的《茅盾》,采用了写意的方式,寥寥几个块面,挥洒自如,就将一个潇洒的左翼作家的形象刻画了出来。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1-20 10:00:02

1050. 中国历史上有六次收藏热 [90%]

...出,开始成为独立欣赏的对象(见《华夏奇石》上海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即魏晋时期士大夫们独立赏石,已成为一种文化休闲活动。唐朝的著名诗人刘禹锡、白居易、陆龟蒙、皮日休、杜牧等人都喜欢赏石。尤其是唐朝武...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4-18 15: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