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74项。(搜索耗时:0.0243秒)

1081. 王之博个展 [81%]

...注人的百态。她没有选择挤身于其中,反而采取观察者和人类学家的角度,纪录远方部落在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日常-例如《最后的人》(2016)中的洗涤工具和《不如跳舞》(2016)中的祭祀舞蹈。尽管王之博的一些作品似乎指...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6-08-24 20:35:16

1082. 达芬奇的人体:从微观宇宙到精密机械 [81%]

...成为如学者般世人艳羡的身份。为了验证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类灵魂的论述,在早期对头骨的解剖中,他像设计教堂布局一般把头骨按比例划分,并试图通过坐标定位出人脑中掌管印象、判断、记忆的区域,尤其是灵魂的物理中心...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2-11 14:22:03

1083. 一幅画教会我什么是四维时空 [81%]

...的。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可能是无规则和变化的,但是从人类的知觉来说,我们恰好处在那个带有无规则事物信息的接收光子的球体中心。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3-27 10:33:37

1084. 新媒体艺术展:不乏新奇科技,更需艺术灵光 [81%]

...一样传送自己。而对一些评论家而言,那条传输带试图将人类中心主义的傲慢转变为对万物与人类乃是同一种存在这一现实的觉醒。而迈克尔·华金·格雷的《西蒙内塔之间》更堪称一件美的作品,在难以察觉...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5-09 10:05:06

1085. 新媒体艺术展:不乏新奇科技,更需艺术灵光 [81%]

...一样传送自己。而对一些评论家而言,那条传输带试图将人类中心主义的傲慢转变为对万物与人类乃是同一种存在这一现实的觉醒。而迈克尔·华金·格雷的《西蒙内塔之间》更堪称一件美的作品,在难以察觉...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5-09 10:05:06

1086. 玛利亚·拉斯尼格:我们要如何看待我们的“身体” [81%]

...观从这一时期起,也成为了艺术家们永恒的追求。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似乎可以在艺术家们笔下的人体绘画中理出一条线索。十九世纪,经历了工业革命的欧洲,在政治解严、经济富裕的环境中,对身体的艺术表现出现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3-09-11 15:37:29

1087. 优雅的瑞士人和“疯子的艺术” [81%]

...术家在无声、秘密和孤独中工作着。原生艺术出自人类本能,归于人类本源,当然不会因文化差异而隔断-它甚至不能被生死所阻隔-佩瑞在认识郭凤怡后,也练上了气功,至今不断。气功一直在帮我更好地理解凤怡,&r...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8-02 10:11:08

1088. 王之博——目之所及 [81%]

...注人的百态。她没有选择挤身于其中,反而采取观察者和人类学家的角度,纪录远方部落在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日常-例如《最后的人》(2016)中的洗涤工具和《不如跳舞》(2016)中的祭祀舞蹈。尽管王之博的一些作品似乎指...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6-08-16 20:15:46

1089. 邵亦杨:从绘画到影像 [81%]

...到的不仅仅是真实世界的影子,还有现实生活本身,那是人类真实的生存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里希特这一代德国艺术家至少面临两个重要现实课题:其一,他们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8-09 09:26:22

1090. 中央美院教授周至禹谈《当代艺术的好与坏》 [81%]

...代艺术。当代艺术在这个时代是与语言同样重要的人类表达方式,无法理解当代艺术,就缺失了一种与当下社会、人群、思想者深度沟通的语言,我们需要艺术地生活,更需要艺术地沟通、艺术地表达自我。人如果兼有学...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6-28 02: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