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58项。(搜索耗时:0.0077秒)

1101. 细数国外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绘画篇 [68%]

...度。这幅女子肖像显示的美在于性格表现,也体现画家的美学观。我们面前这位女子没有华丽服饰和贵夫人的打扮,而是入时得体,是上流社会有文化、有修养、品位极高的知识女性打扮。色调浓重且有变化,冷漠、深沉、俊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1-08 11:12:10

1102. 赵晓东绘画的日常生活“场景” [68%]

...活力的生活风格。文化革命不能仅仅被想象为美学的,它不是建立于文化基础上的革命,也不是文化自身的目标;文化革命的目标与方向应该是创造一种不是制度的而是生活风格的文化。无疑,赵晓东的绘画探索正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7-02 14:47:09

1103. 艺术是什么,又属于哪里? [68%]

...末,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W.Adorno)在他的著作《美学理论》的开篇写道:自不待言,今日没有什么与艺术相关的东西是不言而喻的,更非不思而晓的。所有关涉艺术的东西,诸如艺术的内在生命,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0-13 11:18:13

1104. 流——袁梅个人作品展 [68%]

...眼界,都滋养和沁化了她的艺术人生,使她具备了较高的美学修养。而此时,绘画是一个情理之中顺其自然发生的事情,绘画作为一种疗化和洗练的道具,令老梅深深的感到绘画比起书写还要更为丰富的传达思想。现在的她顺应...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20-10-19 14:07:28

1105. 高古轩全球代理中国顶尖当代艺术家贾蔼力2007年巨幅作品《无题》亮相荣宝 [68%]

...向往。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崇高包含美学经验的两面,亦即负面的喜欢,并且认为崇高的体验与理性优越的习惯相关。贾蔼力曾述说:我能感受到,裹挟着我们的历史正在缓慢度过他的更年期...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12-01 15:52:59

1106. 艺术能否影响大众 取决于文化植被是否丰饶 [68%]

...识,有良好的审美判断能力。200多年前,德国古典学家席勒给丹麦王子克里斯谦公爵写了27封信,后被整理出版,书名为《审美教育书简》。在当下的语境中重温这本书,仍可解读出许多深长的意味来。席勒写道...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1-14 11:42:30

1107. 明确的度量法:展示全球 戴维•乔斯利特 [68%]

...所以诞生,完全是因为运动成员通过使哲学立场及其相关美学模式进入广泛流通而积极促成的。或者地理位置才是最好的组织单位?因为这样艺术史学家和策展人就能在艺术的交流沟通中捕捉到一个国际性的节点。过去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6-21 11:07:45

1108. 明确的度量法:展示全球 戴维•乔斯利特 [68%]

...所以诞生,完全是因为运动成员通过使哲学立场及其相关美学模式进入广泛流通而积极促成的。或者地理位置才是最好的组织单位?因为这样艺术史学家和策展人就能在艺术的交流沟通中捕捉到一个国际性的节点。过去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6-21 11:07:45

1109. 经验经验:关于高小华师友展的一种描述 [68%]

...用语随时随处可见。关于艺术中的经验,实用主义学家约翰·杜威(JohnDewey)曾有专书《艺术即经验》(ArtasExperience)论述。杜威以为,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符号与回报,艺术以经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5-31 11:49:12

1110. Poul Gernes回顾展于马尔默开幕 [68%]

...希望自己的艺术对人们来说有吸引力,对他称之为美学里的沽名钓誉的东西表示不屑。Gernes对先锋派各种不同的历史形态都很熟悉。他在各种流派与传统中进行切换:用梵高的眼睛来观察波普艺术,或是将极简抽象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7-14 13:3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