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14997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58项。(搜索耗时:0.0085秒)
...美,色彩浑厚,线条遒劲大气,不愧“铁线描”之美誉。上世纪40年代被誉为“中国画坛一娇娜”的李清萍,当年徐悲鸿大师也“赏览赞美”,为其出版《青萍画集》,相助选辑作品,并作序,扉页李青萍肖像画也是徐悲鸿手笔...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8 22:25:00
...李拔可,本是民国时期沪上收藏大家,又是位知名诗人,上世纪40年代初,他出人意料地迁居南京,从此成为南京文人圈中很重要的一员。早年成名于沪上的李拔可何以移居古城南京?据陈方恪晚年回忆,这当与他视若拱璧却身...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2-06 09:35:28
...据策展人卢迎华介绍,此次展示的两个个案分别是活跃于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的新刻度小组(王鲁炎、陈少平、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1-25 00:42:13
...值很大。 画展展出了十余幅董梅。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以李立功提供的小幅粉梅最为精彩;赵华山提供的六尺整纸横幅朱砂红梅最大,表现了董寿平晚年画梅艺术炉火纯青的境界。在展出的一幅红梅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3-23 10:50:47
...索稿难成业内普遍现象上世纪90年代中,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应上海辞书出版社之约,为书籍《华夏五千年》配图,共创作连环画578幅。17年过去了,这群朋友里,有的已经驾鹤西去,有的至今...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2-09 09:36:37
...三个村子,卢宅自明代开始营建,后来不断修建,一直到上世纪30年代。因此,看卢宅的建筑木雕,也能看出自明代至民国的发展演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同济大学的学生每年暑假都要过来,画图、测量,把卢宅当作实...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4-09 09:22:00
...三个村子,卢宅自明代开始营建,后来不断修建,一直到上世纪30年代。因此,看卢宅的建筑木雕,也能看出自明代至民国的发展演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同济大学的学生每年暑假都要过来,画图、测量,把卢宅当作实...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4-09 09:22:00
...称,湖北美术学院院长、著名画家徐勇民的一组画作,与上世纪30年代画家陆志庠的素描一模一样,并发布对比图。该微博昨日转发量过万,评论达两千余条,引发网友热议。6张图有相似之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6-08 16:56:42
...员介绍,梅兰芳除醉心舞台表演外,还工书善画爱收藏。上世纪20年代,梅兰芳请冯康侯画舞台背景,又与易大厂等成立以弘扬国粹为己任的艺术团体冰社,因此请到两位篆刻名家为他刻印。弘一法师早年篆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6-23 11:04:58
...汉叫伢伢书,望文生义,其注定与童趣相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连环画风靡全国。曾几何时,为了买到心爱的连环画,孩子们不吃早餐省下一毛五分来买书,又曾几何时,这些陪伴小朋友成长的连环画,渐渐不见踪...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6-09 0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