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1212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05项。(搜索耗时:0.0106秒)
...,意义的明确化过程就是从认识论的“认知场”(主体对客体的认识)转向了伦理的、政治的和诠释的场(属民对属民的认识,甚或主体对主体的认识)。其不仅指向媒介,而且指向作品的确定性因素——其制度背景、历史立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2-06 19:02:00
...总之,现代绘画必须回避现实的表象世界,脱离被描摹的客体,惟其如此才不会被图像时代所吞噬,所淹没。从19世纪中期到二战前后,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努力,现代绘画终于进入盛期现代主义阶段...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9-18 14:25:45
...眼前的物质融合的过程,慢慢地,可能地,从一种所谓的客体的,外在的世界的角度来看世界,而不是最终从一种有洞察力但却也往往分离于客体的主体到达……,正是在这种共构与互动的体验中,我们方可探得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8-07 11:03:13
...造一套完备的仪式场景、图像生产和故事叙述建立一种主客体支配关系,“被意识形态操纵的主体是虚拟的,因为权力只是确保主体能将接受从属地位误识为独立自主。”[17]如果说,在传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人民”就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9-04 00:59:38
我相信,Artforum是作为一个客体对象来被阅读的,不同的因素相互影响,牵扯。你必须具有较大的组织结构,这样,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4-25 10:49:08
...不同的观察与记录方式,尝试以“氛围书写”与“模糊主客体”的方式,并置多元意义的文本与图像。同时在开放的空间里在嵌入社会生活的多重时间线,在“日记体”的碎片书写中,重新思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并在这一过程...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12-16 15:40:07
...永恒的事物是变化。脱离主客体,脱离情境,单独定义好坏对错,获得的只会是一堆僵化的标准和片面的词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因材施...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4-04-10 15:28:37
...总之,现代绘画必须回避现实的表象世界,脱离被描摹的客体,惟其如此才不会被图像时代所吞噬,所淹没。从19世纪中期到二战前后,经过几代艺术家的努力,现代绘画终于进入盛期现代主义阶段。所谓的&ldqu...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9-18 10:11:03
...位的坚守,只有对自己清醒认识的基础上,才能给予对话客体以回应性启示。可见,知识共同体是相互的、变化的,批判的、启蒙的,正如雷蒙•阿隆所说的:我们可以从认识自我走向认识他人,然后分析客观...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7-10 10:11:22
...,他者为将凝视自我主体化,以及将凝视对象客体化提供了可行的阐释。在后现代文化景观的图像时代里,随着观看方式的变迁以及图像自身的变化,对观看对象的凝视已经成为一种当下生活的语境。在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3-07-18 15: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