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1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508项。(搜索耗时:0.0167秒)
...2日,是艺术家苏新平近年来首次在北京798艺术区举行的个人作品展。开幕酒会当天,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著名当代艺术家王广义、徐累、著名批评家贾...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8-26 16:05:25
...《伟大的自慰者》,此幅画完成于1929年,一直由艺术家个人收藏,63年后艺术家去世此画才被遗赠给他的祖国,现藏于西班牙国家级现代艺术博物馆马德里索菲亚皇后博物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4-09-20 09:24:58
...题。在这次展览中,刘鼎通过两件作品对这个问题给予了个人思考。《一件从王鲁炎那里听到的作品》(2012)以照片和绘画对照的形式出现,其过程开始于艺术家王鲁炎向刘鼎介绍一件其收藏的七十年代的绘画。刘鼎未见到这...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4-14 14:21:03
...传统的、前卫的叙事角度切入,以文化反叛、思想启蒙、个人自由、犬儒主义等话语为主。当然,两种艺术史书写话语的背后秉承的是完全不同的文化立场。但问题也在于,难道这两种话语一定是非此即彼,完全分裂的吗?它们...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5-07-21 10:18:17
...的,作品多以直率的笔触和扭曲的人物为标志,主题多与个人的生活感受,文学的神话叙事、民族主义的历史、敏感情绪下的心理活动和仁爱以及信仰等相关。德国新表现主义集中反映了德国的人文精神风貌。早期...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4-04-16 14:26:42
...);或者,一件达达作品,在表面上看,受到了它自己的亢奋的个人主义的逻辑的强制,走向了一个怪异的构成主义的拙劣模仿。(但是是否最终,它还是一个模仿?)我在这里描述的,是真实的轨迹,是现代主义核心的真正的混血儿:施维特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9-06 10:01:45
...的物体。到博伊斯手里,把雕塑当作动词,营造出一个以个人精神改造社会的传奇。现在,我倾向于认为雕塑是关于空间的一种学问和经验,即作为主体的人,怎样去感受和体验,进而把握、发现和创造空间。 1989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1-27 19:53:00
...读得懂的。对每一幅作品的深入读取,则需要挖掘创作者个人的生活,提取艺术家个体传递的独特信息。如果你发自内心地想看懂一张画,那么就要去探索和深入研究作品的内在气息了。除了展出的德国新表现主义作品,观众们...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8-13 10:25:34
...力量。右边的资本主义,是自由经济(市场经济)与个人主义。资本主义注重经济发展,鼓励自由竞争。西方近代科技的发达,生产技术不断创新与跃进,生产大为提升,工商业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激增。所以大众均可在物...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6-04 10:17:42
...的作品给我的感受是一种轻松的、灵动的、同时也是非常个人的东西,就像是你自己的随笔或者是日记之类的。且你一再强调的传递自我感受、具体过程中的偶然、拒绝复杂过程、个人符号等等,让我觉得你是一个艺术上的享乐...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5-15 00: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