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10633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21项。(搜索耗时:0.0064秒)

111. 为何“口号式评论”“标签式评论”屡见不鲜 [87%]

说到话语权,就不得不提到如何建构的问题。笔者的观点是,作为评论家首先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品格修养、文艺理论修养,以及积累必要的实践经验。毫不夸张地讲,现实中有太多评论家看似一本正经,实则表里不一。一方面...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11-27 10:10:09

112. 艺术批评家为何会出尔反尔? [87%]

...的判断应该置于整个艺术史背景中去理解。他前后不一的观点本身就是他过于武断的明证。事实上,库斯皮特本人也曾经经历过自我的否定。他曾是LeonGolub的赞赏者,他曾在1986年写了一本关于这位画家的书,但对其...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3-25 10:43:12

113. 回望1956年,上海中国画院的起点 [87%]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对话时表示,展览展出的不是观点,不是单一事件,而是一个时间段的史实,公开筹建期间的史料,让大众品读、了解和思考立院之初的宗旨和当下关系。1956年,上海中国画院的筹备可以说是海...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8-25 10:05:56

114. 艺术批评亟待体系化建设 [87%]

...自己的学术主张,提名艺术家参加展览来表达自身的学术观点。我认为,与很多主题性展览不同,本次展览的内容丰富,我希望让公众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目前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现状。当代艺术在中国已经蓬勃发展了10年,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7-09 09:32:11

115. 詹姆斯·艾金斯:艺术批评何去何从? [87%]

...束,因为公众是不习惯新艺术的,或者说更习惯于温和的观点。但是,诸如此类的约束较诸缺乏那种学术归属的限定就无足轻重了。不管什么样的学科,它们通常都会对其中的实践者有两方面的压力,一是同行的意识,二是研究...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2-15 09:38:23

116. 文博界中学院派与民间派的相处之道 [87%]

...矛盾也会发生。文博界经常举办的学术研论会,就是不同观点交流、交锋的文明平台。几年前盛传有幅古画,在京沪两位如雷贯耳的书画鉴定大师面前,结论截然相反,真伪两重天。吴冠中先生在世时,有幅被他亲自否定的用他...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1-13 09:21:34

117. 艺术品市场乍暖还寒变理性 [87%]

...得吃惊了,真相是什么我们也不在乎。观点观点1:市场还在继续下调?尽管高价拍品亮眼,市场行家却并没有被亮瞎。总体成交还不错,但不如过去了,连去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4-13 10:28:58

118. 收藏巨鳄刘益谦:藏品好坏应由市场说了算 [87%]

...一个房间单独展示,同时展出的还有这场争议中的文章、观点等,有上博专家双钩填墨的观点,也有反对双钩的观点。刘益谦指出,这一事件已经从公开的学术讨论转到隐蔽战线斗争,...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5-05 10:46:51

119. “互联网+”融入美育教育,他们的观点很有深度 [87%]

...创新当前的教学模式。以效果为导向的互联网审美化教学观点的提出,正是试图解决上述问题的尝试。审美化教学,是指将所有的教学因素(诸如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环境等)转化为审美对象,使整个教学过程...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10-17 00:55:26

120. 满宇:佯装的艺术与佯装的道德 [87%]

...谓的写实艺术,其实是艺术对假像的模拟,或者是对意识观点的呈现。从康德、弗洛伊德、拉康到福柯、德里达,是关于主体被建构的秘密呈现的历史,和在这个基础上,主体感知、认识的历史。现实是被建构出来的,因此哪有...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9-09 15:4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