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5992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522项。(搜索耗时:0.0119秒)

1191. 佳士得上海首拍形式大于成绩:文化差异或成硬伤 [62%]

...时。该作品不仅成功吸引了藏家目光,更是让诸多佳士得外国高管咋舌,而该作品也成为佳士得香港首拍中唯一的慈善拍品,并以1500万落槌。纵观佳士得上拍拍场,亦可以用热闹来形容。上海静安香格里拉大酒店几乎变...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0-16 08:58:46

1192. 中国买家频出手:终极收藏还是疯狂 [62%]

...艺术品在法国的拍卖价格纪录。中国买家出手之阔绰,令外国人咋舌。在他们看来,中国的一些富人,正带着爱国主义情结,急切地想买回本国文化遗产。国内有专家认为,中国出现了终极藏家。但也有网民认为,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4-07 09:48:59

1193. 艺术家林墨:中国生活方式除了筷子几乎都被西化 [62%]

...那时北京有很多诗人、画家,我们在各大使馆办画展,外国记者、文化参赞来买我们的画,一幅作品100-200美元,那时普通人月工资才几十元,卖一张画,够我生活一年。当年我住在中日友好医院附近,再往外是郊区,我出国...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12-14 09:57:54

1194. 中国书画市场因何辉煌? [62%]

...宗的《写生珍禽图》手卷卖到2530万元时,马上站出来为外国人尤伦斯喊冤,鸣不平,说这件东西不值那么多钱,是拍卖公司炒作的,烫了外国人的手。可是7年后尤伦斯把《写生珍禽图》拿到保利2009年春季拍卖会上卖...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8-11 09:23:27

1195. 热议:流散文物回归是否靠捐赠 [62%]

...国宝,明天北海的石狮子也成国宝了。相比之下,外国人可比我们头脑清楚。真正的国宝都被他们束之高阁,在藏家手里,或者在大博物馆中珍藏,根本不可能捐赠或者返还。只有二三流的东西才会放到市场上炒一炒,把...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5-20 11:03:24

1196. 菲利普·德·巴盖:我带中国明代家具归故里 [62%]

...德上拍,取得100%成交率、2.47亿元的好成绩。一位外国收藏家为何对中国明代家具情有独钟?他是如何在近20年间收藏了近百件中国明代硬木家具珍品?他为何要将自己的私人藏品带回中国展出?在他心目中,文物收藏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0-10 09:25:11

1197. 文化输出还是文化自娱:海外办展的冷思考 [62%]

...代艺术整体上靠规模和出格的行为意识搏出位,只是赚了外国人的眼球,而没有打动他们的内心。对于这种近年来出现的频繁到国外举办展览的艺术现象,在充分肯定对外交流活动的积极意义时,我们也需要冷思考。艺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1-28 11:49:55

1198. 文化输出还是文化自娱:海外办展的冷思考 [62%]

...代艺术整体上靠规模和出格的行为意识搏出位,只是赚了外国人的眼球,而没有打动他们的内心。对于这种近年来出现的频繁到国外举办展览的艺术现象,在充分肯定对外交流活动的积极意义时,我们也需要冷思考。艺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1-28 11:49:55

1199. 英国模式下的中国评选:“约翰•莫尔”绘画奖 [62%]

...力。同时中国赛区的评委是以3+2的模式,即3个外国评委,2个中国评委。其中,2010届的中方评委是曾凡志、谷文达。2012年的中方评委是是著名画家刘小东和丁乙。而本届中方评委是著名艺术家张恩利和王兴伟。如果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7-17 11:56:26

1200. 董梦阳:艺术北京的造梦师 [62%]

我们不能指望着几个外国人几个收藏家就把我们的艺术怎样,我们必须要有很好的金字塔底座群众基础,才能够使艺术市场长治久安,社会精神文明才会有所提高,人们才会注重关...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4-22 09: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