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7352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69项。(搜索耗时:0.0129秒)

1201. “国美之路”与“致葵园”的诗意 [69%]

...这个精神庙宇就是新的诗意家园,就是新的时代民族文化复兴的象征。我们必须梳理自己民族的现代艺术发展文脉,建立当代艺术话语体系和朝拜的精神象征。也许,这是许江面对过去与未来无法剪断的诗意之思,也是国...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2-25 10:17:59

1202. 圆桌会议——异域的想象和观念的公海 [69%]

...dquo;中国特征。它所谈论的对象不是中国传统文明的复兴,不是消费主义和商业化对中国的影响,也不是中国当代艺术史和中国中心地区或城市的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或者说,展览有意摆脱艺术家的国别和地域...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7-09-01 10:22:36

1203. 从艺术体制看当代艺术 ——三论中国当代艺术的标准 [69%]

...谓小资。在西方,大资产阶级仍然保留着文艺复兴以来的贵族审美趣味。  中国当代艺术是被新兴的大资产阶级有钱阶层所吸纳,改革开放有大趋势使得他们认同于海外收藏家和支持者...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1-14 11:57:51

1204. 沈语冰译《直面20世纪艺术》春节后将出版 [69%]

...列奥·施坦伯格(LeoSteinberg,1920-),美国著名文艺复兴艺术史专家,20世纪最杰出的艺术批评家之一。著有《文艺复兴艺术及现代健忘中的基督的性征》、《米开朗琪罗最后的绘画》、《莱奥纳多永远的最后晚餐》、《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1-30 09:00:19

1205. 苏立文眼中“不合格”的徐悲鸿 [69%]

...艺术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体现,他是中华民族的文艺复兴的一名斗士。在艺术技巧方面,林风眠确实是非常有独创的,融合的是中国的诗意和外国的方法。徐悲鸿和林风眠不分伯仲,而刘海粟在中国宣传塞尚、马蒂斯,到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0-11 16:21:09

1206. 揭秘民间书画院泛滥背后的利益链 [69%]

...得多有艺术造诣似的。有网民调侃道,书法没复兴,书画院先振兴了。少数为理想多数搞钱忙书画院兴起确实促进了传统文化复兴,但这些‘野鸡书画院&rsq...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6-27 09:16:32

1207. 赵无极《1985 年6 月至10 月》领衔香港苏富比秋拍:以5.1亿港元成交 刷新赵无极作品世界拍卖纪录 [69%]

...流传于私人收藏。而巨幅三联屏从西方传统来看,自文艺复兴以来即与宗教绘画密切相关,以陈述圣经故事或圣人行迹,富有庄严、神圣的含义。而《1985年6月至10月》每联的宽度并不相等,中联(280x400cm)较左右两联(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9-30 17:43:31

1208. 王璜生谈美术馆建设 [69%]

...专门美术馆意大利乌斐奇博物馆成立,它收藏了很多文艺复兴时期的珍贵作品,而成为了文艺复兴这段艺术史的最重要记录者和保护者。这种收藏可以说是一种对历史的收藏,而梳理的过程就是一种对知识的建构过程。1793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2-04 14:20:03

1209. 展览艺术标签泛滥 策展人成为包工头 [69%]

...的自信,重新构建中国新的文化与艺术格局,不仅让文化复兴,更让中国当代艺术再掀高潮……平心而论,参展画作的水平还不错,但总共十来个画家十几幅作品,就敢自称新绘画,更宣称要让文化...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11-01 15:56:58

1210. 艺术家自画像的起源 [69%]

...其独有的观察视角将其纳为己有并描绘出来。文艺复兴时期,是对创作构思和对早期画家作品创意再发现的时期,同样也是各种新探索、新尝试的时期,更是自画像艺术自成一体的时期。那些对古希腊罗马的艺术传承的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4-11 1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