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17086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05项。(搜索耗时:0.0078秒)

1201. 何多苓:从不主流也从未消失的旁观者 [82%]

我觉得他们对于政治的关注程度已经超越我的底线了。我从来都不会画那些东西。初春的798一扫冬日的冷清,又重新成为时尚男女拍摄山寨写真照的取景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5-14 16:04:21

1202. 何多苓:从不主流也从未消失的旁观者 [82%]

我觉得他们对于政治的关注程度已经超越我的底线了。我从来都不会画那些东西。初春的798一扫冬日的冷清,又重新成为时尚男女拍摄山寨写真照的取景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5-14 16:04:21

1203. 梁绍基:蚕我 我蚕 [82%]

...中国参与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努力中面对的世界现实。地缘政治的世界即是其最有吸引力的形象。“东西文化对立和融合”之类的话题则是其在“文化领域”这个既“微观”又无边际的世界的表述。另一方面,今天,“世界”越来...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21-03-15 12:04:32

1204. 有趣的时代?痛彻心扉的无奈!—— 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解读 [82%]

...dquo;有趣的时代对鲁格夫来说,意味着艺术将在地域政治局势不稳定的世界中,扮演一个参与者和见证者的角色,而那些挑战现有思维习惯的青年艺术家,则成为鲁格夫在主题展中的关注所在。在本届威尼斯双年展开幕之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5-30 01:49:16

1205. 要进化,不要革命?沙特阿拉伯当代艺术的生存之道 [82%]

要进化,不要革命?沙特阿拉伯当代艺术在严酷政治环境中的生存之道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2-02 09:57:29

1206. “卡巴科夫的转型对当代艺术有借鉴意义” [82%]

...家的伊利亚·卡巴科夫举办欧洲巡回展,艺术家因为政治原因无法出境,也是这样在后方为展览提供各种帮助。而今,身为俄罗斯观念艺术的教父,伊利亚和他...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8-18 16:56:52

1207. 我们谈论艺术的方式为何如此难懂 [82%]

...早已存在的老问题了。乔治·奥威尔在1946年就写了《政治与英语》;半个多世纪之后,只需替换一些词语,就可以发现鲁尔和莱文的文章与奥威尔的研究其实有着十分相似的论点。奥威尔指出的每一个政治语言的问题,比如&l...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1-15 10:17:08

1208. 杨少斌:现实主义也是“观念一种” [82%]

...扭曲笑容的人物,尤其是嬉笑着扭打的警察混合了更强的政治意味,这成为他早期作品最有代表性的风格。然而,杨少斌生性内向不善言辞,对周遭现实敏感多思,尤其少年时代的生活印迹使得他对于人内心深处的暴力...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2-22 18:05:07

1209. 从“真实”到“超真实” [82%]

...的建筑风格、西方古典风格及苏联模式,同时也将当时的政治理想融于其中。据我考证,这些建筑从施工到完成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可以说创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就此而言,不仅是这些建筑本身...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6-07 10:23:06

1210. “南下”寻魂之旅26日在深圳鳌湖艺术村举办 [82%]

...深圳别有深意,一方面是,一直赋予了特别的政治和经济色彩,其中,1992年的邓小平南巡成为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时间拐点。另一方面既意味着个体生命在这个地方的重新开始,又意味了传统的身体...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4-22 12:5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