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5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522项。(搜索耗时:0.0175秒)

1201. 高磊谈个展“载体”及自身创作 [85%]

...原因以及前后作品之中暗含的联系。艺术家试图制造一些日常物的组合体来存储自身能量并以此激活这个世界的原始复杂性与神秘性。展览将持续到11月17日。我的作品其实很冷,不是每个人都有很想进入的感觉,观者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0-18 16:54:24

1202. 棕色吸引力 臧坤坤的未知数 [85%]

...但别误会了,臧坤坤不像以上描述的那样另类、孤僻,日常生活中他也喜欢跟人接触、交朋友、打打台球,他也经常换着口味看各种各样的展览,逛街什么的,脱离自己生活的圈子,刻意地去做一些别的事,为了在某种程度上...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1-16 11:46:21

1203. 伊万·卡尔普与波普艺术 [85%]

...次看到了罗森奎斯特作品中的闪光之处,因为那些取材于日常生活的随意图像能真正让他提起兴趣。卡尔普完全可以把沃霍尔和里奇特斯坦两者作品的相似性看成是一个巧合。可当他看到罗森奎斯特的作品,并觉察出他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7-04 11:12:45

1204. 我从你身边走过 — 罗明君新作展 [85%]

...中国的童年和青年时期,主题涵盖家庭肖像、生活物品和日常情景。她用自传式的场景来展现她的过去与现在,用油画、水彩画、木炭、钢笔和水墨的形式,对这些人生体验与见闻,进行具有个人风格的探索。本次展览艺术家以...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9-09-04 13:13:59

1205. 探索建筑未来:托马斯·赫斯维克携《人本主义》中文版亮相“设计上海” [85%]

...它将改变你观察和思考周围世界的方式。作者鼓励我们对日常互动的建筑进行深刻的反思,他希望我们能从功能与效益的狂欢中醒来,去启发和鼓励每个人以不同的视角思考;他呼吁我们向以人为本的本质回归,去关注每一个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4-06-13 11:13:02

1206. 博物馆离夜场有多远 [85%]

...形成常态化的夜场展览模式。比如,卢浮宫博物馆日常开放时间为9点至18点,而每周三、周五晚上会延迟到21点45分;大英博物馆每逢周五开放时间延长至夜间8点半;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则在每周五和周六延迟至夜间9点钟。...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7-21 09:26:57

1207. 社区营造:让现实世界里那些被淹没的人和事得以被看见 [85%]

...交集项目尝试把很多的文化性的项目和资金导向到日常的城市环境中,所做工作的核心目标是为了城市环境能够更有更具内涵的生命活力。文化是城市之所以成立的基本前提,也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如何通过文化性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2-01-25 17:47:38

1208. 弥月于春:新的星美术馆 [85%]

...脑中的问题与思考,已经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团队内部所发生的讨论、摩擦甚至争执,都是一种合理而有效的过程,也是我们大家相互之间的收获。此外,何先生开放的信息量和专业眼光也让他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3-02-09 09:34:10

1209. 黄笃:通过展览为艺术找到一种尊严 [85%]

...者说艺术是不是可以介入到这个社会里面,介入到我们的日常经验里面来?这个是我感兴趣的地方。我们要考虑的是艺术不光是媒介的意义,更多的还是跟人性有关联,改造人类内心深处的东西。比如讲博伊斯,他本身强调社会...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5-25 15:00:54

1210. 玩偶:叙事与暗喻——关于李果的绘画 [85%]

...白的也是屡屡出现的那些玩偶。表面上,再普通、平凡和日常不过,但一经语言的转化,自然地成了一个具有多重所指的暗喻。玩偶来自李果直接的经验世界。想必,对于他这样的80后艺术家而言,玩偶也是他...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12-06 14: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