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8408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73项。(搜索耗时:0.0073秒)

1211. 何桂彦:浅析刘芯涛的《溃夜》系列 [69%]

...化进程与文化消费的反思与警醒。在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如何尽快地实现工业化、现代化、都市化几乎成为了衡量改革开放成败的重要标尺。然而,我们也应看到,一方面,都市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必...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0-10 10:15:46

1212. 《方力钧》回顾展将以史为主 [69%]

...的意象。对于这种被符号化了的艺术家来讲,谈论改革或者创新显然残忍了一点,而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那些改革或许根本不在于头发的数量或者人物由马路走到了天上。如同他对待作品的喜庆化处理,我是作...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8-20 13:57:05

1213. 梁启超司法储才馆时期信札露面 [69%]

...菁华与他的殷殷期盼,他对于司法独立的呼吁和推动司法改革的方案,是制约强权和军阀政治、改革政治体制、推进法制现代化的最强音,今天看来仍然发人深思。名称:梁启超致梁启勋信札一通数量:4(纸)...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1-13 09:18:40

1214. 林明哲:几乎买断80年代川美所有艺术家作品 [69%]

...。按照现在的主流意见,中国当代艺术的开端应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而狭义的看法是星星美展即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肇始,也有人认为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是真正的拐点。事实是不管是哪种哪样的划分,都不应该忽视1970年代...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2-26 12:32:11

1215. 英国公共艺术最糟糕的6件作品 [69%]

...小说《狼厅》的主人公,他在现实生活中是一条推进宗教改革的罗威纳犬(编者注:世界上最有力量和智慧的犬种之一)。在他的引领下,根植于共同信念、共同符号和流行视觉语言的中世纪艺术遗产遭到了洗劫。克伦威尔的努...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3-09 17:21:12

1216. 上海美术馆的覆灭 “海派”精神处境尴尬 [69%]

...群谨小慎微的基层美术官员坐镇,他们给人的总体印象是改革进取的胆气不足,虽有理想但求无过,一切以不犯错误和明哲保身为前提。在上海之外的众多省份,当代艺术的风起云涌及推进,很多是体制内知识分子和艺术官员以...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2-21 13:16:19

1217. 梁启超家信披露与“中国银行”渊源 [69%]

...显赫业绩。1903年前后,梁启超陆续发表了《中国改革财政私案》、《生计学学说沿革小史》、《二十世纪之巨灵托拉斯》、《外资输入问题》,《中国货币问题》等,初步形成了以西方经济学理论来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0-31 14:31:29

1218. 中国拍卖启示录:市场的力量 [69%]

...上海等地时,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提出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之后政府开始力推各种改革政策,其中包括鼓励创办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企业试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新的关键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5-20 10:34:54

1219. 水墨光韵——容铁艺术展在感叹号艺术空间开幕 [69%]

...。在努力探索国画改革的同时,容铁对中国传统篆刻的技法和内容的改革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将砖文和汉镜铭文入印,又将这两种不同风格的文字巧妙的合二为一,粗犷大气,质朴醇厚...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3-13 16:53:49

1220. 什么样的艺术才能成为中国品牌 [68%]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国门重开,西方人对中国充满了好奇,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想把中国拉入到国际艺术的大家庭,盛情邀请中国艺术参展。那时的中国艺术仍在官方的严密控制之...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4-01 13: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