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8449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198项。(搜索耗时:0.0099秒)

1281. 2010上海书展闭幕 “数字”搅动出版格局 [65%]

...天蔚思索。2010上海书展出版人,首次集体开通微博,常年伏案的社长、总编辑、编辑部主任们,开始使用数字手段与网民交流书展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这的确是我们出版局创意推动的,上海市新闻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8-18 09:05:00

1282. 新象征艺术的可喜成果——简评封加梁的“佛陀系列” [65%]

...终毁灭了人类自身。而艺术或艺术家所富有的正是集体心灵的治疗力和拯救力(荣格语)。一位伟人据此便给了艺术家一顶桂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封加梁创作佛陀系列...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8-02 14:59:52

1283. 占领美术馆:有一种社会空间实践来到了体制内的艺术场域 [65%]

...。他们直接绕过这个早已被放弃的艺术体制,冒着令观者集体失语的风险去布展,从而形成一种临时性的机制对抗这个空间,最终巧妙的占领它。从未有展览拒绝观众。就如同一场大型串联现场,《连结者峰会》甚至不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3-20 09:43:52

1284. 原弓德国汉堡“掀起”《动荡》 乌里•希克等嘉宾助阵 [65%]

...dquo;动荡是用当代的艺术方式去描述中国整个社会、集体、国家与个人之间关系的动荡。在第四单元里,观众可以观察到个体的被动与集体之冷漠的失控状态。在这里国家专政势力之强大,对弱小个体的权利自由构成消解。...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1-08 12:10:03

1285. 中国雕塑:由沉默到开放 [65%]

...么2000年以后,一个突出的变化是,中国当代雕塑家开始集体出发,在国外举办中国当代雕塑展。显然,这种集体行为,无论在规模和声势上都大大地超过了以往。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它在文化上对外交流的渴望也愈...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8-18 00:02:53

1286. 陈丹青:退步 1968-2019 [65%]

...兵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又将个人的艺术方式转化为可以集体分享的模式。  《泪水洒满丰收田》便是这个时期的杰作,陈丹青在使用同一种文艺观的美术界脱颖而出,获得巨大的认同,成为那个时期最负盛名的画家之...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9-10-28 15:33:55

1287. 走过60年 在艺术家眼里重庆美术留下了什么? [65%]

...住进了化龙桥的画家村,加入到中国美协四川分会集体创作的团队之中,小说《红岩》的版画插图,《抗日烽火》、《南方来信》组画等进入新中国美术史的版画精品,都是出自这个团队之手。当然,在1950年代...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1-22 10:36:44

1288. 陈丹青序言《蔡国强:我是这样想的》 [65%]

...营构知识的权威性,在这可疑的权威性背后,乃是强烈的集体假想:我们与西方的前卫艺术,日趋同质而同步了蔡国强,似乎是这一集体倾向的例外,或者说,在他出道的路途中,早经绕开、并跨越了知识的迷障:他...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2-15 15:23:22

1289. 自在·自为——何多苓版画展暨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 [65%]

...的热爱和对人文主义关怀的呼唤。总而言之,那个年代的集体文化记忆和地域性生存经验在四川艺术家的作品中得到了直接的展现。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三十多年的发展,当代艺术的观念表达、媒介转换、呈现方式也逐渐...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5-12-25 13:13:45

1290. 从街头到艺术 涂鸦的北京式生存大调查 [65%]

...部门的组织下,一批艺术院校学生在海淀区人民大学南路集体为奥运涂鸦,这面730米长的“北京之墙”号称国内最长的一段涂鸦艺术墙。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参加涂鸦活动的人选是事前安排好的,涂鸦方案也经过事先审核,即使...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4-02 1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