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3293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533项。(搜索耗时:0.0064秒)

1331. 瑰丽的心灵景观——邓无书、何红蓓 双个展 [53%]

...早期的书信系列里,她把用于沟通情感的书信拟人化处理,书信里五味杂陈的情感被她图像化,这些充满象征意味的图像从女性的身体里蹦涌而出,给人一种莫名的感伤,这正是她要表达的。抛掉垃圾-放松系...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8-09-07 16:00:00

1332. 李子勋佩斯办展 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 [53%]

...品并非是一堆冷冰冰的电子机械玩具,而是拟人化的艺术作品,每个作品有名字、有大脑、有心脏,包含人类所有的一切。正像在作品《冥王星飞行器2号》中,一截骨质的脊柱被设置在机械身体中,便成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6-01 10:34:13

1333. 松山湖盒子美术馆:在湾区“智造城市”中探索美学重构 [53%]

...美术馆在经营主体的目标和方向上,不乏有一些过强的个人化现象。盒子美术馆为了避免个人化,不允许管理人员在美术馆中做个展。因为民营美术馆如果变成个人美术馆,公共性就会减弱。所以,我认为民营美术馆的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5-04-07 09:11:02

1334. 栗宪庭:何为当代艺术 [53%]

...新的感觉,寻找新的语言模式,或者在已有的模式中作个人化的处理,也是自然的。所以你面对一件作品,你得知道它的前因后果。即使你有二十世纪西方现代艺术历史的知识,你能不能不用经典大师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9-17 09:40:05

1335. 抽象艺术虽非“天书” 读懂还需下点儿功夫 [53%]

...,人类对艺术有天然的欣赏能力。喜欢不喜欢,完全是个人化的,无法强求,但从基本的现象来看,我想还是有一些是常识性的东西,就好像去听古典音乐,一开始可能听不懂,但经常去听,有意识去看相关的书籍、介绍,去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2-25 16:00:09

1336. 秦凤玲个展 [53%]

...虫》(2007年)中,她把爬在大白菜上密密麻麻的虫子拟人化,反馈了艺术家对生活生命的敏感体验;在作品《阶梯》(2009年)中,一架高不可攀的梯子和拥挤在一起争先恐后向上攀爬的人群,隐喻了人对名利与物的无度欲望。...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5-05-06 14:30:53

1337. 《一幅画的诞生》:艺术批评不该有距离感 [53%]

...法通过文字获得对这些年轻艺术家的了解,光凭批评家个人化的评述,只能令到读者有如坠云雾之感。如果说,朱朱的这本书,让我们更多地感受到是化学反应,一种因观者看到艺术而自身产生的化学反应式的艺术写作,...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8-15 13:09:44

1338. 陈志光:传达作品意义不仅限于美术馆 [53%]

...它应该有它的身份,我就做了一些身份感的标识使它们拟人化。记者:在最初蚂蚁出现时,它的呈现方式就不是一个常规的展览形式,与其说是呈现蚂蚁,不如说是在呈现您为蚂蚁所布置的展场,每个展览现场似乎更像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1-08 09:01:52

1339. 重启绘画的可能性——宋钢、吴松作品析评 [53%]

...真实场域之中,即置身于现场。前者的社会化和后者的个人化,共同构成现实性的历史情境与历史性的现实情境。传统文化基因和形式语言创造都必须以在场的方式,才能在艺术作品中真正呈现出意义。也就是说,历史必须现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5-24 14:24:14

1340. 海派艺术迎来了价值回归 与京派不相伯仲 [53%]

...个比较好的机会。  海派,比较个人化,注重差异性。因为上海人很少像北京人做事扎堆,一群人在一起喝酒讨论做什么。每个人有各自的工作室,不抱团,崇尚个人自由。因上海是华洋杂处之处。在历史...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1-29 11: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