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4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66项。(搜索耗时:0.0061秒)
...文化的遗传性疾病,那就是长期封建专制文化造成的从众心理。在艺术领域里,不管是艺术创作,还是艺术活动的策划组织,还是艺术鉴赏、艺术收藏等各个环节,都可以看到这种从众心理的顽强表现。买艺术作品看名头、算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3-07 09:33:30
...的写实,到表达出心中的风景,主题也蕴含隐喻有很强的心理暗示。徐爱国的这种创作路径我觉得非常有个案代表性,当代的艺术越来越追求反传统,追求自己的风格,有些优秀的青年艺术家二十多岁就已经探索过各种风...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5-03-05 11:02:27
...形而上运作。他近十年自觉地从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心理学及东方神秘主义中汲取营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创作面貌。在我看来,他的作品的面貌不光在中国具有独特性,放在国际当代艺术中也具有独特性。他创造的超现实...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5-11-10 16:18:39
...己都引起反响,在结构调整上引起思变的激荡,在原有的心理学的基础上感受到危机,一种不安挑战于我们,相反的是使我们从旧的意识形态中解放出来。面对跨界的当代艺术,我们却把我们看似明白但又疑惑不解的...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6-10-13 19:06:18
...隐喻给他很大启发。康靖近年的创作多围绕个体的处境及心理空间的探讨展开。对于自我,这种内外的认知须不停试练求证。 2012年康靖开始创作以树木为母题的雕塑,由于树木在雕塑这种造型方式上的诸多限制,反而...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8-03-16 14:02:58
...家因为经历了艺术品价格低谷,所以面对新价格多少有些心理障碍,而新卖家这方面的心理影响相对较小,他们所要思考的不是贵不贵的问题,而是买不买的问题。因此,在面对高价拍品时,他们出价往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1-20 09:41:47
...中,通过视觉图像与观念的非线性叙事,承载复杂意识和心理动机,反映艺术家的真实内心世界。文学,这次作为接近张晓刚内心之镜的一种介质,一束目光,籍此以窥见这位艺术家的图像风格背后的人格,是怎样...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24-01-08 10:30:23
...》讲述了主人公刘猛(河北的一个大学老师,曾在北京做心理咨询师),四川大地震后来到四川灾区做心理救援志愿者,想在四川建立中国自己的灾后心理救助模式和NGO组织,却不得不按照当地基层政府的要求离开他所服务的板...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5-14 17:39:27
...的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一方面是复杂混乱的精神失落和心理紊乱,中国人的希望与困惑,对每一位艺术家来说都不应回避。关键是立足于自主的个体意识。何工以其深入骨髓的道义和责任,面对历史与现实,他的作品是一种提...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10-26 22:17:52
...土意识回归的倾向。无论是针对社会问题,还是深入个人心理,无论是运用传统技艺,还是倾心于材料制作,他们感兴趣于中国文化的许多东西,有自己出发的基础,也就是立足于当下、在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反应,不去假设自...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9-13 01: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