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198项。(搜索耗时:0.0074秒)

1381. 传奇女画家弗里达 [66%]

...的评价。里维拉喜欢弗里达的作品,是她的一大崇拜者;过来,弗里达也是里维拉最可信赖的批评家。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1-05 15:23:00

1382. 观念与模数:中国最具使命感的抽象艺术家谭平的前行之路 [66%]

...候往往更关注自己。而当这个过程逐渐完成的时候,就会过来关注到你在这个环境中所存在的价值。每创作一个作品,我都会思考当它放在展示环境里时与外界的关系,我认为艺术最大的价值是在这种关系中产生的,与外界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9-04 09:18:09

1383. 印度科钦双年展呼唤“非异化”生活 [66%]

...体对主体的分离与敌对。就人而言,是指人的生产及产品过来对人形成的压迫。换句话说,人本来是主人,是劳动、工具、产品的主人,但结果刚好相反,人失去了自由,成了劳动生产和工具产品的奴隶,这就是异化的过程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1-11 09:38:02

1384. 在平静中的收获——就欧洲四大艺术展访谈朱彤 [66%]

...定的是,这些博览会的热潮对中国艺术起了一定的作用,过来它又存在一个问题,我们的博览会和西方的相比,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没有一个学术底线。国外也讲经济和权利,但是西方好的博览会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我认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8-10 19:31:09

1385. 数字化景观社会,新媒体艺术与公众关系反思 [66%]

...展览不可错过,事件营销正是利用了人们的FOMO心理。但过来看,社交媒体上的图片越多,人们越少亲身去实地,观看取代了临场,新闻报道或社交媒体言论取而代之成为世界。这就是德波所揭示的社会以可见而不可见之...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9-23 01:23:34

1386. 精神囹圄与肉身挣扎 [66%]

...不奋起反抗,然而我们无法听到他们的声音。这一事实,过来恰恰证明了一个不可见之物的视觉呈现,声音的可闻性,转化为声音的可见性。在其2013画作《证据》中,这一声音的可见性,不再依赖油画外在的事物,譬...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8-29 10:19:41

1387. 朱德群:美的执著追求者 [66%]

...过心灵的感受,然后再表达出来。所以我是越画越抽象,过来也越来越接近我自己的中国文化,也就越来越深地感觉到中国文化的深厚的底蕴……问:可是您的色彩却与中国传统山水有着很大的距离?答:那是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1-19 22:54:00

1388. 追光——致敬每一次突破 [66%]

...都会带来工艺在材料、技术、审美等方面的变迁;而过来,传统工艺的发展史,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21-03-10 14:47:10

1389. 王端廷|是批评,还是历史?——中国当代艺术书写的性质与价值 [66%]

...者。一方面,批评似乎来自于创作,另一方面,批评又会过来作用于创作,推动创作,因为它标榜的某种价值观会对艺术的发展产生影响。从意识和观念层面看,创作和批评不分先后,只是艺术家是通过形象,而批评家是通过...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10-21 10:13:23

1390. 艺术品股票交易的本质是否就是投机(图) [66%]

...映。如果当时吴敬琏说中国股市是一个赌场论的话,现在过来看新的横空出世的艺术品交易,我觉得这比赌场还可怕。乔本文:金融创新的积极意义远远大于一两...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3-31 10: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