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4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69项。(搜索耗时:0.0116秒)

1441. 当代中西美术之比较 [87%]

...的主流价值观。艺术和科学一样是西方文化中认知自然与社会的两种基本途径,这便决定了西方艺术的演进总是伴随着自然科学的发现而获得新的发展动力,这也造成了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直到今天,西方美术总是以进化论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4-02 09:35:34

1442. 2021成都双年展 | “未然共思:美术馆馆长峰会”,一起听馆长们聊美术馆相关的最新话题 [87%]

...就要求我们在重新审视美术馆基本职能的同时,还应顺应社会需求、跨越学科隔阂,并拓宽美术馆场域的边界。鉴于此,本次论坛从美术馆的三个基本元素——馆藏、展览与公众——出发,藉由中外美术馆领域专家学者对学科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12-21 09:33:03

1443. 行为艺术:什么行为?如何艺术? [87%]

...行为艺术以参与性、日常性和事件性(events)体现艺术社会的民主原则,这种性质和意向,在欧美发达国家始终是对博物馆、美术馆展览/收藏机制的反动,对权力与资本合谋下的资本主义市场意识形态最直接的嘲弄和疏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8-05 17:06:39

1444. 徐冰:艺术需要普世价值 [87%]

...,比如在全球找100个人来读《天书》,然后把读后感作一社会学或人类学的纪录,这一大型的田野调查尚未排上徐冰的议事桌面。徐冰说:《天书》是问题的提出者,这是一种双脑思维下的、越界的产物。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3-06 10:20:14

1445. 徐冰:艺术需要普世价值 [87%]

...,比如在全球找100个人来读《天书》,然后把读后感作一社会学或人类学的纪录,这一大型的田野调查尚未排上徐冰的议事桌面。徐冰说:《天书》是问题的提出者,这是一种双脑思维下的、越界的产物。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3-06 10:20:14

1446. RAM HIGHLIGHT 2018:谁的身体? [87%]

...高度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生活充斥着各种符号建构而成的社会景观,特别在智能手机普及后,更是加速催化了视觉中心主宰的思维模式,相对地弱化了对身体的认知与想象。透过这个项目与艺术家的创作,不在于要翻转性地改变...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8-09-13 16:08:00

1447. 起哄艺术的诞生:绘画美、艺术美与起哄美 [87%]

...生态度,及时行乐,挥霍浪费,互相攀比,眼看着破裂的社会毒瘤开始危机到资本主义赖以生存的新教价值观。当时所谓主流的唯美主义、颓废主义的思潮蔓延在各个文化领域中,权威风头不可一世,但是19世纪仅仅处于非主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4-19 09:00:10

1448. 作为启蒙的设计——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包豪斯藏品展 [87%]

...和一个工业国家的复兴之路,而包豪斯的到来,则为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的更新提供了思想源头和总体能量。展览在1000平米的展厅中展出作品约300件,展出的内容包括了从包豪斯的先声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同...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4-09-25 11:53:00

1449. 年轻艺术家寻求科技对雕塑的突破 [87%]

...;很重要的主题和组成部分。深圳的‘自变’展览和社会的互动,这些跟城市公共空间都有关系,这个关系是2013年特别值得注意的动向。孙振华也这样认为。比如最近深圳雕塑院在广场上做的雕塑,对工业...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1-13 13:45:13

1450. 小题大作与大题小作——叶永青访谈录 [87%]

...没有专门做艺术的机构,也没有相应的一些人群,所有的社会公众和艺术的关系还停留在十几年二十几年前这样的一个水平上。当然在云南、在昆明、在丽江、在大理,一直有许多艺术家以及跟艺术家很亲近的人群这样一些艺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8-09 14: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