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4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69项。(搜索耗时:0.0115秒)

1581. 如同我们,所有莫名的渴望 [80%]

...上的正确性来解释当下的生活。其实在宏观上,艺术甚至哲学,都早已远离了终极关怀和生命话语。所有的人文性都指向了操作和实践层面的或“左”或“右”的行为模式,人作为个体自身的生命经验早已被隐去。但是艺术、美...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20-10-28 13:49:31

1582. 表现出“人文热情” 他们为何怀念“85新潮”? (图) [80%]

...西方的对话不是在展览和艺术市场层面上,而是在抽象的哲学层面上。许多西方现代和后现代的哲学家、理论家,如尼采、萨特、海德格尔等人的著作都被译成中文,影响了当时的大学生和艺术青年。几乎所有的群体都讨论文化...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1-17 16:40:30

1583. 国内美院教学停滞于二战前的“包豪斯转型” [80%]

...基、弗洛伊德、荣格、拉康、荒诞派戏剧等,这些文学和哲学理论,几乎没有多少美院师生读过,这种人性认识的本能状态,使他们的艺术就只剩下形式设计了。画家不需要读书,这是国内美院让人惊讶的流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8-20 09:20:23

1584. 当艺术走进茶工业博物馆 “写意湄江——百名当代画家湄潭采风之旅”写生作品展揭幕 [80%]

...,青年艺术家、自由撰稿人陈瑞峰接受采访时提及西方的哲学体系是建立一个体制,中国的哲学体系是先建立后超越,写生更符合中国的哲学体系,就是回归生活。作为一边画画,一边生活的写生,艺术家将湄潭风景表现于画面...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10-24 22:22:11

1585. 资源、方式与观念 [80%]

...就观念而言,不是艺术家独具的能力,思想家、哲学家、文化人和普通人都有这种能力,甚至看得更深刻,想得更高级。艺术家的价值,在于用独特的方式,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的形式来表达、演绎和呈现观念的能力...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4-09 01:26:14

1586. 时间的种子 | 上海种子,第二章 [80%]

...域及视角回应主题的作品或展项。  人类学家、哲学家布鲁诺·拉图尔的团队将带来《重置现代性!上海站》,以文献以及工作坊的形式(5月4日至7日),集结本地学者、知识界代表,探讨在生态与人文环境均已发...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7-03-31 15:04:40

1587. “与后殖民说再见”第三届广州三年展9月6日举行 引起关注 [80%]

...系列讲演到工作坊,地点和方式灵活不拘,既有策展人与哲学家、人类学家的理论争辩,也有对艺术计划的集体性厚描与精读,以及艺术家向策展人、展览体制的自由发问。流动论坛是贯穿本届三年展始终...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8-16 18:16:54

1588. “意派——世纪思维”完备中国当代艺术的本土化理论体系 [80%]

...也有艺术家认为,意派是一种表现社会声音、哲学思考和艺术批评的自由方法,它将打破美学和社会的分离。事实上,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国艺术家创作了一批具有意派特点的作品并发表了有关宣言和陈...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6-03 08:54:26

1589. 【北京保利秋拍】罗浮梦晌:吴大羽五十年代神品 [80%]

吴大羽借用西方现代艺术思维方式,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找寻和感悟东方的艺术表现语言,将西方抽象的技巧融入对个人化的东方意韵的追求中,创造出音乐般律动流转的纯粹美感。或许,这正如他在给吴冠中的信...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11-14 02:02:29

1590. 吕澎:从艺术史看我们今天的美术 [80%]

...纪8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萌芽,此时的艺术家们受到西方哲学思潮的影响,他们在作品中普遍表现出一种思想和态度,这一时期的作品尽管无论在语言还是在思想上都稍显幼稚,但却很好地表现出当时刚经历改革开放的艺术家迷...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1-21 17: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