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426项。(搜索耗时:0.0085秒)

1631. 感物 [81%]

...胁下,日本人对于生命和物质世界的转瞬即逝异常敏感。佛教和禅宗传入日本之后,在近世时与本土思想融合形成了侘寂美学,一种以接受短暂无常和不完美为核心的日式美学。中国的感物美学始终在心与...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7-12-29 14:22:57

1632. 第一届道滘新艺术节 [81%]

...演和人类活动最贴切的理解,如何考虑运动中的概念。从佛教中认知过去、现在、未来的关系,到艺术上对这一现实的表现,如展览当态度成为形式(1968年)所表述的艺术处于变化中的状态,都可以被看作今日实验、...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6-09-02 14:51:55

1633. 草虬 / 茅小浪非宣水墨 [81%]

...较快进入观者的视野,不过这绝不是艺术家的目的,如同佛教徒对待大众信仰者的态度与佛理甚远。艺术的外形有取悦大众的一面,内里却渴求知音,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完全在指认之外。  中国人的言意之辨,成在将...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8-03-16 11:16:00

1634. 蛇题材藏品本命年遭冷遇 [81%]

...数量稀少的金银币反而在挤泡沫的过程中凸显价值,例如佛教题材的五台山金银币就一路逆势上行,两盎司银币已经从最初的1000元左右涨到了2600元,而五台山金银币的良好走势,则让不少藏家将即将发行的同样为佛教题材的普...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2-20 09:49:16

1635. 齐谐山志——王天璇寄情山水“逍遥游” [81%]

...像王天璇自己所说的,他的山本身就是一个生命体。尽管佛教如同基督教一样也抑恶扬善,但它并不同儒家那样回避身体的存在。佛教的修行强调直面人性,通过身体的修行来提升精神的境界。身体即代表着欲...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6-16 18:31:11

1636. 北京艺融2013年秋季拍卖会——从“寻源”到“多元” [81%]

...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此尊观音雕像面相丰腴,长眉秀目,神情温柔娴雅,慈...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1-22 10:51:25

1637. 漫步东西 [80%]

...Zenaesthetics)是道教和佛学在审美意义上的综合。道教与佛教中的空和无,儒家的中庸无疑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体系当中的存在、上帝,绝对,分裂,真理等概念格格不入。道家宇宙观的无和佛学中的空字...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9-01 16:50:28

1638. 两湖潮流——特别项目周韶华与“天地人”作品赏析(多图) [80%]

  一千多年前,中国艺术接受了外来的佛教艺术成果,使汉代艺术找到了新生的契机,进入了类似佛教所向往的涅槃境界。涅槃是佛教徒追求的最高目标,一种超越生死轮回的永生境界,这永生的境界不就是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8-08 10:52:00

1639. 次第花开——十年,赤列德庆和他的“艺术修行” [80%]

...的第一个创作系列。在这一系列中,我们没有看到传统的佛教题材,而是艺术家以自身形象来塑造画面中的人物。此时的创作更多是具象化的文化符号和自我表达,画中形象有的睁着双眼,有的闭目若有所思,有的作呐喊状。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4-06-26 13:38:20

1640. 台北故宫南院年底试运营 “翠玉白菜”不一定南移 [80%]

...了十大首展,其中包括佛陀形影院藏亚洲佛教艺术之美、芳茗远播亚洲茶文化展、越过昆仑山的珍宝院藏伊斯兰玉器特展、蓝白辉映院藏明代青花瓷...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6-24 13:5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