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2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05项。(搜索耗时:0.0247秒)
...中,“微光”系列应该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和张平老师、项笠平老师、弘十四先生、还有收藏家、学者吴亦深先生进行过多次的交谈,他们的学识、艺术修养和对文化艺术的热忱态度,让我深受启发和感...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20-11-26 15:34:13
...秘的历史,美国的大屠杀纪念馆是这样呈现的》一文,这篇文章将聚焦英国博物馆如何处理争议性历史展开讨论,以奴隶贸易(跨大西洋)为例,分析面对不可言说的历史,英国博物馆的应对方式。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5-18 09:50:12
...间,主办方提出的临时处理建议李振华没有采纳。他从一篇文章里得到启发,写的是作曲家德彪西的一张唱片《大海》,这张唱片封面是日本艺术家葛饰北斋浮世绘的海浪,我激动不已,因为找到了一个我认为有趣的文化...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2-18 10:06:35
...100多年《竹枝词·唱成都》,以90幅当代水墨漫画和45篇文章唤起一座城市的记忆,重温蓉城前世,趣说成都今生。NO.5彭长征:只要艺术,不要圈(专访)来源:四川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12-15 15:35:45
...围,今天肯定已经不复存在了。界面文化:你在一篇文章里还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中国,一些画廊和艺术家会利用拍卖来给作品定价,这具体是如何运作的?维尔苏斯:首先要说明的是,画廊的标...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11-26 09:02:37
...。但他却有许多知音,我是其中之一。我还写过一篇文章介绍他那是在1980年。迄今已十有七年了。我同沈爱其相识于1971年,我们同年生,那时我们刚好30岁,而立之年。他经友人介绍来我家,头发蓬乱,...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3-15 14:23:56
...。但他却有许多知音,我是其中之一。我还写过一篇文章介绍他那是在1980年。迄今已十有七年了。我同沈爱其相识于1971年,我们同年生,那时我们刚好30岁,而立之年。他经友人介绍来我家,头发蓬乱,...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3-15 14:23:56
赵子龙(以下简称赵):你在一篇文章里提到,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画会经过一次世界性的繁荣,然后走向消亡,为什么会有这个观点?潘公凯(以下简称潘):这是我在1985年提出的一个比较概...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9-07 10:21:35
...,罗兰·巴特才会在中国之旅中倍感无聊。1971年,这篇文章的主人公于格·瓦萨尔(HuguesVassal)在经过一番软磨硬泡之后,终于拿到了去中国的签证。不出所料,中国为他准备了标准流程,而他则孤身一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2-08 14:22:16
...最重要的现代主义理论名篇《先锋派与庸俗艺术》,在这篇文章里,他注意到在同一社会可以并存着看起来似乎并无关系的不同事物,例如艾略特的诗与锡锅街乐队的流行音乐,勃拉克的画与《星期六晚邮报》的版面,也就是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1-30 21: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