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1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5905项。(搜索耗时:0.0074秒)

161. 当这样的德国队碰上这样的美国队 [91%]

...克、尼奥·劳赫、丹尼尔·里希特、约瑟夫·伊斯、乔治·巴塞利兹、A.R.彭克、安塞尔姆·基弗尔、瓦特.斯图尔勒、伊门多夫、马克斯•乌里克组成一队,这些艺术节的大腕会在足球场上愉快的踢球还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6-27 09:31:42

162. 黎美爵在港设立5千万艺术基金将安迪沃霍尔首次带入中国 [91%]

...肖像、1978年的《毛泽东与电椅》合成丝网印刷作品、《伊斯洗衣袋》、《鱼》、《54号工作室VIP饮料兑换卡》、1980年的作品《鞋》。每件作品均由美国安迪沃霍尔基金会出具真伪证明,可直接查询。 安迪沃霍尔价值1...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3-19 11:51:13

163. 看不懂当代艺术是我的问题吗? [90%]

油脂椅,1963,德国,伊斯“德国有一个艺术家叫伊斯,他有一个豪言壮语叫做人人都是艺术家。”实际上伊斯所要表达的是艺术在后现代和当代这样一个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0-12-09 09:53:42

164. 一种自由:10位从独处中觅得灵感的艺术家 [90%]

...且我最了解的便是自己。约瑟夫·伊斯约瑟夫·伊斯(JosephBeuys)将艺术视为推行社会和政治变革的一种手段。他于1970年代初已在欧洲获誉为德国概念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在大西洋...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0-08-20 01:52:23

165. 黄专、汪建伟对话录:剧场、话语反控制及艺术人道主义 [90%]

...在公共经验上与观众之间建立连接,如果不解决这一点,伊斯说的人人都是艺术家就只能永远是神话,因为这句话就会导致艺术家处于神的地位,而其他所有人处于更不力的位置。那么怎么打开公共经验?这里面如...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8-02 14:21:22

166. 被打断的饭局 [90%]

...作、用餐方式及文化指涉的动态场域。  展览从伊斯的作品《精神食粮》(1977)开始。食物在伊斯的创作中占据着关键位置,既连结了伊斯对自然和社会关系的思考,也同时作为其社会雕塑的重要要素而存在。博...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20-07-21 11:36:48

167. 特纳奖的“格拉斯哥情结”下 [90%]

马丁-伊斯的作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10-20 09:20:36

168. 安塞姆·基弗(Anselm Kiefer) [90%]

...重要的艺术家。他出生于德国战败的那一年,70年代师从伊斯,深受其影响。他的作品经常以圣经、北欧神话、瓦格纳的音乐和对纳粹的讽刺为主题,并大量运用油彩、钢铁、铅、灰烬、感光乳剂、石头、树叶等综合材料。基...

类型:艺术家发布时间:2020-10-14 11:14:47

169. 2013:大师与大众的艺术共舞 [90%]

...吸引更多的人来看,这是很实际的。在北京,伊斯在中国展的策展人朱青生这样告诉笔者。2013年,外国大师展纷纷落地中国。就在伊斯在中国的展厅旁,中央美院美术馆还引进了另一位国际...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2-15 16:33:19

170. HUGO BOSS:有奖没有奖,我们就在这里 [90%]

...这让我想起前些天在《新周刊》上看到的一篇关于伊斯在中国的访谈,对于年轻艺术家是否还知道伊斯这个问题,朱青生这样回答:潘公凯院长在开幕式上说:‘在中央美院,没有人不知道博伊...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2-17 10: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