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2377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198项。(搜索耗时:0.0065秒)

1701. 造自家妙象——朱乃正水墨画小论 [44%]

...西方唯一能理解境界这个概念的学者;他还是借用了海德格尔的哲学把境界理解成为诗意的表现:(中国艺术家)所关注的要点既不是物象的不朽,也不是似乎可信的叙事,而是某种称为‘诗意’(poeticevocation)或许...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5-07 11:11:07

1702. 萨特的终生论敌:雷蒙·阿隆 [44%]

...稍有夸张地表述过我所观察到的此类现象。——谈到海德格尔,就听见有人赞叹:“此在,啧啧!”仿佛“此在”这个概念就是一道美味佳肴。  读阿隆让我明白,这种现象是世界性的,在我们这里也不会随...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6-26 22:11:16

1703. 拼贴,以及有碎片的画景 [44%]

毕加索《格尔尼卡》当毕加索在1912年在他的作品中加入了一块有色油画布,乔治•布拉克和胡安·格里斯也将拼接材料运用到了作品中,拼接成为一种很...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9-09 14:28:15

1704. 叛逆、对抗还是清流——匿名艺术家应不应该被大众剖根问底? [44%]

...不是女性只有脱光了才能进入大都会博物馆?》戏仿了安格尔的名作。这就是现代艺术圈名利场的新趋势。今天的匿名艺术家们大都在刻意为自己营造神秘形象,他们乐意将自己一直笼罩在不被暴露在大众视野中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8-31 15:34:47

1705. 朱青生:对博伊斯的一些评价 [44%]

...糊性突然具备了深刻的意义,使许多思想大师(如海德格尔)的错误(赞赏纳粹)在他的艺术品面前显得固执而蛮横。他的这种余意不尽的模糊方式给后代人无穷的启发,这也许是为什么他死后,其作品的意义与日俱增,或者...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9-17 17:55:13

1706. 山海绵绵:多明尼克·葛伯牙艺术展盛大开幕,引入AI视觉搜索颠覆艺术体验 [44%]

...教授,在全球举办60余次个展。其作品与毕加索Picasso的《格尔尼卡》一同被马德里索菲亚王后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4-06-04 14:24:18

1707. 谁养梵高这样的艺术家? [44%]

...归属皇家。古人有没有未完成的作品呢?有的。安格尔的一幅贵族青年肖像,画到一半,俊公子死了;另一件贵妇人小肖像,背景画好了,不晓得什麽缘故,脸部和大裙子不画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也有不少未完成...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8-25 10:49:49

1708. 徐悲鸿—崇高的艺境与品德碑 [44%]

...嗅到了中国的春天、中国人民胜利的曙光即将来临!?黑格尔说:最伟大的艺术品往往是应外在机缘而创作出来的,徐悲鸿先生的画作不正是如此吗?悲鸿先生是中国油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上世纪初...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4-10 15:41:22

1709. 方力钧的云上生活 [44%]

...。我30多岁的时候,偶然翻出来一本笔记本,全是从黑格尔的美学著作里摘抄的,16岁抄的,但那些文字我现在全都看不懂。十七八到二十二三的时候,看文学书,像邓肯的自传,梵高和他弟弟的书信集,《月亮...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12-13 19:19:29

1710. 游园惊梦——李晓奇的文化记忆与黑色浪漫 [44%]

...渡的船,稻草人,爆炸的火光,并置一起,如同毕加索《格尔尼卡》式的全景梦魇。《王和他丢失的应许》、《王和流血的蝙蝠》,画幅都很大,具有历史画的宏大意图,但画法却极为随意,意义比较晦涩,孤岛、飞翔的人、滑...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5-12 11: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