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95项。(搜索耗时:0.0083秒)

1711. 靳尚谊:艺术家最好的作品应该留在美术馆(图) [84%]

...中国成立的礼炮声中迈进中央美术学院,今年也是他从艺六十周年。已经75岁高龄的这位画坛名家,出现在记者面前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他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认识体现在油画创作中,让大家从他的作品面前感到清新与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5-15 13:42:44

1712. 俄油画抢滩浙江市场浙江买家理性对待油画投资 [84%]

...大举“抢滩”,艺博会展示中心的张自华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俄罗斯绘画和教学体系影响了整个中国美术界。所以,现在交流的渠道一打开,便来得多了。这也与当前艺术品市场中油画渐渐升温有关。&n...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8 22:43:00

1713. 北京“六环比五环多一环”:艺术在城乡接合部的反省 [84%]

...在南边的建新庄村,做了一个测量。那个村子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农场宿舍,只有一百来户。我们是冬天过年前去的,那时北京相当寒冷。那边有很多工厂。我们就先找住的地方。我们看到一个地方有住宿,是浴室,因为北京...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2-17 14:23:08

1714. 北京匡时:关良艺术高峰时期的纪实经典《上海港》 [84%]

...时,这件作品还体现了充足的时代精神,见证了上个世纪十年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上海这一特殊城市所体现出来的港口贸易繁荣景象,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生动的历史记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此,《上海港》,是关良一...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1-27 10:01:27

1715. 在俄罗斯绘画中找到心灵的契合 [84%]

...有一定的基础,但是还没有建立体系。新中国成立后,五六十年代,在全面向苏联学习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下,大量的苏联和俄罗斯油画被介绍到中国。中国油画的教学体系和创作体系的建立和形成都是这个时候。&ldq...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3-11 09:44:40

1716. 黄立言艺术家个展:“黄先生立言” [84%]

...我们发现当代的艺术评论,艺术史,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越来越冷漠,越来越理论化,而且越来越技术性。面对黄立言,各种出于技术和学术的解读都是多余的,他的作品,关乎灵魂和命运,虽然立言&...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5-10-13 11:31:42

1717. 戴光郁:独坐幽篁里 辋川已惘然 [84%]

...不由自主与外面喧嚣的浮尘世界有了片刻的隔绝,这个五六十年代的苏式社区和戴光郁的古旧书屋一起默默收敛着时光的痕迹,也是在这里戴光郁和同为艺术家的德国夫人玛格丽特(雷震)一起隐居10年,又在这里为即将开幕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6-02 17:51:13

1718. 鲍勃.迪伦歌与艺术大展启幕:那些怅惘与爱 [84%]

一位历久弥新的艺术家迪伦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进行视觉艺术创作,但直到2007年他才在德国开姆尼茨艺术收藏馆举办首次画廊个展填绘留白。之后,迪伦创作了涵括素描、绘画和雕...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9-27 00:54:58

1719. 朴栖甫:主流之外的“野人”,将前卫带入韩国画坛 [84%]

...8布面铅笔和油彩72.7×91cm1978直到六十年代中期,朴栖甫对西方那套创作方式的拒绝、转而对东方水墨书画的溯源,暗示着内省的回归。这个决定,还归因于1967年某天的偶然之举。目睹孩子为了将文字工...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3-11-01 16:40:31

1720. 德化陶瓷大师苏清河离世半天 作品价格数倍增长 [84%]

...种求进好学的性格,也是苏清河成功的原因之一;上世纪六十年代动荡,瓷塑车间停产,已学得精湛技艺的苏清河被迫辗转建阳、永春、古田等地。可就在这颠簸中,苏清河仍坚持对当地泥塑木雕佛像做深入研究,大量阅读陶瓷...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3-03 1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