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4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28项。(搜索耗时:0.0396秒)

1901. 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75%]

...传统很具有时代性、备受世界各国艺术家关注,甚至前来学习。例如我们的水墨,西方人会觉得很现代、很有表现力。我们的京剧也很受欢迎,一整套程式化的动作十分吸引西方观众。所以,这样一些课题都值得我们在研究中国...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6-05 11:16:16

1902. 朱其:自然的现代性及其传统的转换 [75%]

...主义的身份意识,并大量吸收西方哲学和艺术形式。这种学习西方的意识形态将西方近代文明及其艺术看作一种普适主义的现代性,这一背景产生了两大现代性转型的命题,即西方文化如何本土化,以及传统如何现代化。事实上...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3-15 14:27:54

1903. 段炼 : 象征形式, 纳比画派的寓意风景 [75%]

...于1797年生于江户(今日东京),十四岁那年跟随名画家歌川学习浮世绘的制作,随后,又学习中国画技法,尤其是纯色平涂的工笔画法,这对他后来的浮世绘木版画的设色尤有影响。广重在三十多岁的时候,制作了著名的浮世绘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3-02 10:16:08

1904. 古琴的收藏与投资 [74%]

...易,一位门外汉从零开始,每天一个小时,用一个月时间学习三、四首曲子并非难事。对古琴或者对古琴收藏有兴趣,不妨学习一下抚琴,体验、享受一下古琴。好多对老琴有兴趣的琴人、收藏家把收藏目标设定为宋元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5-05 11:16:41

1905. 鲁虹:谈谈新绘画与“图像转向”的问题 [74%]

...关注当下社会现实,以从中寻求灵感;另一个则是借鉴和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元素,以表现艺术家的当下感知,当然,与此同时他们也把西方的元素很好地融入进来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4-12-16 09:27:45

1906. 《中国珍邮——奔马》首发 徐悲鸿罕见真迹亮相广州 [74%]

...徐悲鸿是寄父子关系。徐悲鸿在入沪之前,长居溧阳,在学习和生活上多受陶家照顾。1914年,达章公去世,徐悲鸿无力葬亲,陶麟书不仅出钱资助,还亲自上门操办了丧礼。后来,徐悲鸿去上海寻找半工半读的机会,亦得到陶...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7-22 09:36:35

1907. 《中国珍邮——奔马》首发 徐悲鸿罕见真迹亮相广州 [74%]

...徐悲鸿是寄父子关系。徐悲鸿在入沪之前,长居溧阳,在学习和生活上多受陶家照顾。1914年,达章公去世,徐悲鸿无力葬亲,陶麟书不仅出钱资助,还亲自上门操办了丧礼。后来,徐悲鸿去上海寻找半工半读的机会,亦得到陶...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7-22 09:36:35

1908. 黑暗中的光:张小涛作品中的心理、环境及社会背景分析 [74%]

...因为在考上大学之前多年在外的动荡的学画经历,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养成了勤画速写的习惯,使他能有机会切身感受到人生的残酷和艰辛以及社会的多样复杂性。他在日后回忆起这段经历的时候,常感慨这段社会底层的生活状况...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12-20 22:58:58

1909. 谨慎投资碑帖收藏市场 [74%]

...裱成册,成为法帖。而现代意义上的碑帖,泛指供人临摹学习的书法作品。  碑帖具有较高的艺术、收藏、欣赏和实用价值。  在我国,收藏碑帖历史悠久。现存最早的碑...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1-18 23:03:00

1910. 盛葳:关于中国当代艺术中几种新倾向的思考 [74%]

...艺术家的自律是从1980年代中国艺术家对法国古典主义的学习中获得,而不是如西方艺术史中那样由批判现实主义来承担的。或许,正是抽象艺术这种疏离具体社会现实的象牙塔似的艺术,符合了建立中国审美现代性的想象。...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5-12 21:3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