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4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45项。(搜索耗时:0.0069秒)

1911. 评论:为挖煤毁古村就是“罪人” [72%]

...下,我们才能避免半坡古村的悲剧再次上演。文物不可再生,毁掉一个少一个。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时期,不要让经济发展的冲动毁了我们的文化和文明,而应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我们的历史文物。半坡古村的伤痛告...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2-04 10:20:35

1912. 一冷一暖,冯冰伊与毕蓉蓉双个展亮相千高原 [72%]

...国所经历的观感。画面中的每帧定格都与艺术家作品画面不可分割。艺术家以自己在世界不同城市的经历为基础,从视觉感受出发,在无数的景观中选择了一些抽象化的符号,例如一幅风景的细节,一个建筑的形状,或者大街上...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12-19 09:24:15

1913. 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显示,2020年艺术品市场网上销售额创新高,较去年增长一倍 [72%]

...依靠非必需消费开支、旅游和个人接触。销售额的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但危机也为变革和重组提供了动力,最根本的改变来自于数字化策略的应用及线上销售的发展,而到目前为止,艺术行业在这两方面一直落后于其他行业。业...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03-18 09:45:39

1914. 当代艺术与收藏家的博弈:在艺术市场中都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72%]

...相反,收藏家对艺术也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但艺术收藏不可能把所有的艺术品都收购进去,收藏家必然会对艺术品进行剔除和选择:选取对社会历史以及具有极强的美学价值的作品,剔除二流或毫无价值的艺术品。在今天的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8-12 11:09:03

1915. 弗洛伊德:每一幅作品都是自画像 [72%]

...,是艺术家创作的最好主题。画家那双具有掠夺性的眼睛不可避免的关注着裸体的女性,因此,他很多作品的模特儿都是他成年的女儿。在1965年创作的《在两个孩子的印象里的自画像》中,他把自己描绘成了一个怪物,悬挂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2-29 11:21:27

1916. 王艺2016研究展暨北京时代美术馆五棵松新馆开幕展即将拉开帷幕! [72%]

...术如果说是相对自足的体系的话,这种封闭的体系在当代不可避免地被从外部打破。也许王艺更敏感地感知到了种种复杂多变的矛盾,因此,在当代的文化语境下,他总能自由地转换和定位自我的身份属性,寻找与群体、社会等...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10-26 15:21:37

1917. 美国艺术品科学检测专家 打假20年 [72%]

...的材料,就如同它的传记。随着接触的艺术品越来越多,不可避免地,马丁也成为了鉴定真假的仲裁者。过去十年,欧美几乎所有的博物馆都拥有了艺术实验室,与此同时,世界上的百万富翁们突然都意识到,如果家里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7-09 08:53:54

1918. 王世襄逝世 生活情趣化会成绝响否 [72%]

...生活情趣化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其他主、客观条件也不可少。首先,应该像王世襄先生那样情感纯净、心灵自由,没有这一点,家财万贯也只能催生以吃天价饭为荣等恶趣,而恶俗化实为生活情趣化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2-02 09:11:23

1919. 美术馆数字化的紧迫性 [72%]

...增长的美术馆收藏能力和有限的艺术品之间,必然会出现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导致收藏系统完整性缺失以及艺术史研究局限的主要原因。在传统美术馆观念中,美术馆只展示、陈列和收藏成名艺术家的作品,而这些作品的价值...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8-03 15:14:52

1920. 农民工博物馆 对亿万人的感恩之馆 [72%]

...动者,他担忧,第一代农民工已退出市场,他们的后代也不可能再回故乡,再过若干年,农民工留给历史的信物恐怕难觅踪影。在各种类别的博物馆中,农民工博物馆主体是正在和国家一起前行在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6-29 11: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