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2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59项。(搜索耗时:0.0133秒)

1911. 毕业展:缺乏高层次展示平台 [93%]

...作,迷失了自己。高校应该主导艺术的创新方向,去引领社会生活和艺术市场,而不是被艺术市场拉着走。王赞认为,市场认可与学术认定是两个概念。艺术品的社会转化,学校很难完成。他建议可由文化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7-01 11:35:44

1912. 谁说传统展会就一定土,希诺“钛硬盒“艺术展玩出大不同 [93%]

...会艺术化的行业创举上,率先完成了自我探索。赢得圈外社会关注的同时,在不断消融品牌、消费者、策展方的三元壁垒,借此不断延伸对外传播的触角,将展会理念融合,并推到了新的高度。文化无界,艺术无限,每一个个体都是独...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07-26 13:42:59

1913. 王春辰:造像与当代影像艺术 [93%]

...式。  此时的影像艺术具有了特殊的社会功能和艺术家也扮演了特殊的社会角色,影像艺术成为被创造的艺术,影像艺术家成为独立思考、介入社会观念、用形象体现思想行动的人。因此,我们说这样的影像...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6-04 15:11:03

1914. 一入宫门深似海 画家笔下后宫里的那点事儿 [93%]

...的姐姐虢国夫人春天出游的行列,真实地披露了唐代上层社会妇女闲散享乐的生活。虢国夫人既是杨玉环的姐姐,又受皇帝宠爱,炙手可热。《大宫女》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2-12 11:30:38

1915. 《连锁突变与“自觉”》——潘公凯 [93%]

...不可重复(现代艺术是现代情境的象征)。西方现代社会形态特征——大机器生产、科技理想、直线进步论、照相技术艺术中的非主题性、非模拟、非写实、从立体走向平面、拆解。现代艺术对应的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6-12-20 17:27:00

1916. 毛旭辉《家长倒下》当亲人离开世界,能思考什么? [93%]

...成为西南群体领军人物。九十年代以来,毛旭辉继续关注社会现实,他透过日常生活提炼出具象征意象的符号,最有名的作品像《家长》和《剪刀》系列都成了他创作中的里程碑。曾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PS1、中国美术馆、上海...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7-02 09:16:50

1917. 朱湘闽个展“格物·志”于圣点空间开幕 探讨人与物之间的隐性关系 [93%]

...常生活包含的内容比我们想像的要有意义的多。正如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格奥尔格·齐美尔(GeorgSimmel,1858~1918)所说的:即使是最为普通、不起眼的生活形态,也是对更为普遍的社会和文化秩序的表达。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3-16 00:10:45

1918. 傅中望:当代艺术的审美推广 [93%]

...是一个公民的话语权,而各种IC卡又是商品逻辑全面侵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革期间的红色海洋及盲目与狂热,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被商品拜物的狂热所取代。2012年,《收藏洗晒》这件颇具现实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7-28 10:14:42

1919. 超越“85新潮”:1980年代中国艺术的再当代过程 [93%]

...统美术史书写较为隐形的1987年。这一年的重要性体现在社会政治的层面上:1987年1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当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若干问题的通知》,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但开幕当天导览前的对谈上...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0-12-30 09:29:13

1920. 罗江:画出骨子里的云南味道 [93%]

...把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画完的,更别说完整地表现他们的社会生活了。但是罗江一直在努力地探索着。记者在画展中看到,除了彝民外,其他民族的人物也在不断走进他的艺术视野,他的云南印象系列中,已经包涵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8-30 14: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