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191项。(搜索耗时:0.0112秒)

1931. 栗宪庭:异化的中国抽象绘画 [60%]

...要比灾难本身更为强大,这就是历史存在的文化力量。后工业时代的人类走向一种没有信仰需求、即时行乐、消费主义,甚至无所谓繁衍后代和历史前途。认知能力的提高,将使人对自身命运的悲观转为理性现实,懂得存在本身...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2-09 09:34:18

1932. 《有效加速·2140》数字科技艺术登陆深圳木星美术馆 [60%]

作品阐释:夏航的《游说者》极具工业设计的克制与未来科技的狂放,在看似矛盾的形式之中,却又能找到恰如其分的精准。夏航是第一个以玩的雕塑观念进行创作的艺术家,他的雕塑语言兼具...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4-02-13 15:37:50

1933. 在西岸听见万物的声音,感受毕加索、杜尚“物”的召唤 [60%]

开幕现场中,作为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工业设计中心馆长贝尔纳·布利斯特恩在远程视频中介绍到:"这一展览项目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它为我在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岁月画上了句号,而我有幸能在该博...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1-07-28 11:04:39

1934. 上海正在发力,意欲角逐成为中国的文化之都? [59%]

...。在文化第一,产业导向的宣言下,废弃的老工业建筑如机场和铁路等被纷纷改造后重新开发使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12-01 10:35:54

1935. 美育在当代中国的机遇与使命 [59%]

...定义,被赋予了新的内涵。20世纪下半叶以来,随着电子工业、信息技术、传媒娱乐、生物工程、文化经济等新经济产业的迅猛发展,需要源源不断地为这些新的产业输送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人才。世界范围内,凡是需要创造性地...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7-31 16:20:32

1936. 年中观察:好展览可以被定义吗? [59%]

...破边界的趣味,有机性与随机性相互结合,平衡着手感与工业生产的审美张力。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4-07-01 09:22:49

1937. 10年,25件“标志性”中国当代艺术作品 [59%]

...。幻想中的末日废墟(印象来自中国东北地区被弃置的重工业区)投射着年青一代悲凉的心理景象在经济飞速增长的当代,留给我们的一无所有。在2012年香港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春季拍卖会上,这件作品以550万港元成交(...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1-03 10:00:17

1938. 一山:关于如何使用数字化与 AI 来表达艺术的一些思考 [59%]

...势就是从互联网走向智能网这个发展过程中,我们已经从工业化的时代走向现代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进展到今天,从实物形式转换到数字形式的过程中,我们的艺术也应该赋予数字化给它带来的艺术新生命。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3-02-15 14:38:27

1939. 欧宁VS李欧梵:全球化影响下的人文主义 [59%]

...劳动力,它似乎为这些地区创造就业机会,但却削弱民族工业生产力,从最终的分配结果来说,让富者愈富,穷者愈穷。互联网最容易让我们产生无国界和地球村的幻觉,但当触及资本的利益时,壁垒也会在线上崛地而起。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2-01 15:56:39

1940. 人工智能时代:艺术如何持稳科技这把双刃剑 [59%]

...客观,甚至本质上不能把主客观完全分开。在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黄卫东看来,科学之美与艺术之美的一个共性特征,就是在复杂的自然对象中去寻求简单性与和谐性,并用最简洁的方法去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11-18 01: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