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1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197项。(搜索耗时:0.0109秒)

1961. 觉醒与质疑:印度艺术的发展态势 [97%]

...就提到过这种相对民族主义,并引述了歌德的世界文学(Weltliteratur)概念。昆德拉就此所指的,是可以用来理解艺术作品的两种背景:民族背景,以及艺术形式本身的超民族历史背景。于是我们的文化偏见,很像艺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9-28 14:10:01

1962. 移动的理想——张木个展 [97%]

...代,重要的不在是艺术语言本身的探讨,艺术应当在使用文学性或者哲学性的方式上展开思辨,并能解决一定的精神问题,亦或是展示出一个时代的特征也是有效的探索。近年来艺术界对于艺术创作图式化的问题虽未产生激烈讨...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4-12-10 17:26:40

1963. 詹姆斯·特瑞尔获2013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 [97%]

...增强的观众对世界的感知。他的灵感来源多样,涵盖了天文学、物理学、建筑学和神学。正如他本人说所的:我真正感兴趣的是如何在一个空间的特质中去感知另外一个空间。这就像是去观望一个正在观望的人。当把客观...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7-28 09:10:12

1964. 圣维克多山:刘可 [97%]

...:工作越是单向式,内涵愈丰富。而作品饱含文学性的标题则强化了极简色块所褒有的丰厚内蕴,为观者提供多重的阅读空间。显然刘可并不愿止步于对诗意通感的追寻,以纸为媒的《CZC》(城中村)系列作品,选用...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8-07-30 15:30:54

1965. 女书•意象—何世斌女书艺术作品展 [97%]

...面、布帕、纸片之上,分别叫做纸书、扇书、帕书;女书文学是苦情文学,内容主要有自传、结交、叙事、婚嫁、祭祀、民间唱本等;独特而丰富的女书民俗如坐歌堂、贺三朝、结拜姊妹、斗牛节、过庙节、吹凉节、乞巧节等为...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6-12-02 16:43:32

1966. 新水墨时代,真的来了吗? [97%]

...异是一个悖论,我对类似的修辞学问题比较感兴趣,也是文学、戏剧、诗歌中常常牵涉的内容。在学校的时候,我对它们的兴趣要远远大于绘画。回想当年,徐累认为这种不务正业的行为给他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深厚...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7-30 09:53:35

1967. 杜尚的《泉》剽窃了谁的创意 [97%]

...出其中的深意,而非以单纯的观看为目的。文学史学者伊琳·加莫是首位破解杜尚这位女性好友身份之谜的人。她原名艾尔莎·普鲁兹,1874年出生于德国。艾尔莎的父亲是当地一名包工头和政客,...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12-21 16:49:06

1968. 后传统:放大的切片 [97%]

...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重要意义;八十年代的西方现代文学和哲学曾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人;在西方主流前卫创作观念的教唆下,九十年代后期不少画家折笔决裂传统,立志新媒介,一切挤兑传统的进程似乎合情又合...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2-14 17:22:37

1969. 从东方到巴黎 那些中国留法艺术家都成了一代大师 [97%]

...学院成立近二百年来第一位亚洲人获得这一职位。艺术文学是吴冠中终生的情人。虽然吴冠中的艺术成就享誉世界,但他非常自谦,正如其自传书名《我负丹青》,觉得自己虽然搞了一辈子的丹青,却并没有画好。他又认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12-19 10:03:26

1970. 石油帝国卡塔尔的艺术野心 [97%]

...英语和阿拉伯语。后来,她到美国杜克大学学习政治学和文学。在学业结束两年后,她和在哥伦比亚取得研究生学位的丈夫,一起回到卡塔尔。返回后,玛雅莎的职位是卡塔尔博物馆协会的负责人,她这份工作的目的在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2-16 09: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