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4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191项。(搜索耗时:0.0132秒)

1961. 亚历山大·科耶夫:作为摄影师的哲学家 [73%]

...种人性动物。他们释放的仅仅是一种欲望,或者说是一种消费主义,他们遗忘了历史,也就不知道为什么历史发展成现在的这个样子,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身边的这一切是一团迷雾。从影像的泛滥,可以看出令人纠结的现...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2-05 10:59:02

1962. 置换景观——读庞茂琨新作 [73%]

庞茂琨新作的另一特征就是,他把对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反映,作为他作品的内容,这也是艺术家在当代绘画究竟表现什么这个问题上的自我挑战。长期以来,中国具象绘画多在旧的意识形态、风土人情、革...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4-13 16:12:32

1963. 艺术是一种温暖的救赎力量——陈默与张小涛关于“5.12”话题的对话 [73%]

  张:这次灾难也影响到了艺术界。比如谈到消费时代的到来;艺术中只是视觉化的美丽;艺术作品到底需不需要承担太多的社会责任?这些都会让我们重新反思艺术与社会的关系。现在金融危机来了,市场的降温封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2-02 11:10:51

1964. 虚拟莫高窟:文化还是商业(图) [73%]

...把虚拟莫高窟和实体莫高窟捆绑在一起供游客消费,尽管实体莫高窟票价维持不变,但游客支出大约要增加近38%。《千年莫高》、《梦幻佛宫》……我相信那是精彩的、荟萃了莫高窟精华的电影,新的网...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8-02 10:36:08

1965. 带你揭秘传说中的“国宝帮” [73%]

...我们只从收藏角度定义国宝帮国宝消费只有作为收藏现象存在才有文化思考的意义。古玩商也可能购买国宝,但情况显然要复杂得多。‘国宝帮’经典问题一一解答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8-02 13:16:55

1966. 七位钟爱尝试新科技的当代艺术家 [73%]

...科特莱特借助数码和模拟工具来创作绘画,以此探究网络消费问题。上面的画作完全由电脑在铝面上完成。这个过程使得艺术家们能够进行无数次修改,直至数码文件被转换成真实作品。科特莱特过去的作品主要集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11-26 15:38:59

1967. 皮力:后奧运时代中国艺术的困境 [73%]

...的市场化过程视作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反制,从而赋予消费主义和商业意识形态以合法性,最终消解了1980年代以来的社会批判传统。1980年代的社会批判传统之所以被摧毁,很大程度上也源于其思想来源上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11-30 10:54:32

1968. 大众文化与微观政治——当代艺术中的社会学介入 [73%]

...一种为无聊青年、城市市民和住在城里的乡下人所需要的消费文化,这些青年、市民与民工对正统的文化价值无动于衷而又渴望某种文化娱乐,借以打发无聊与城市生活的压力。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12-21 09:18:29

1969. 吴鸿:于振立艺术创作历程综述 [73%]

...地预见到艺术商业化的趋势,他不满足于将艺术成为视觉消费产品的结果。所以,我觉得他在1994的进山的举动,实际上是对于艺术商业化的结局的逃避。这里面还寓涵了他对于艺术本体的思考,这就是,单纯的形式革...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9-04 14:17:03

1970. 吴鸿:于振立艺术创作历程综述 [73%]

...地预见到艺术商业化的趋势,他不满足于将艺术成为视觉消费产品的结果。所以,我觉得他在1994的进山的举动,实际上是对于艺术商业化的结局的逃避。这里面还寓涵了他对于艺术本体的思考,这就是,单纯的形式革...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9-04 14: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