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3789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18项。(搜索耗时:0.0058秒)

1961. 巴尔提·卡尔:用错位呈现另一种美 [52%]

...关于身份的核心问题(这可能和她的二代移民身份相关)与生物性的审美喻义表象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譬如三楼的展品《皮肤讲的不是自己的语言》在展览期间就很是轰动,一头筋疲力尽的母象匍匐而卧,象征力量与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2-10 10:46:42

1962. 人间四月天,江浙沪这20场高质量展览值得二刷 [52%]

...连丝”作为一个多层次的隐喻,激活了一个由菌丝装置、生物材料、显微图像与可视数据构成的当代艺术现场。展览以梁绍基、李山与林恩·赫舍曼·利森三位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先锋艺术家的创作为开篇,他们的作品及手稿文献...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5-04-27 09:15:29

1963. 圣诞快乐12月19日-12月24日99艺术网一周展览预告 [52%]

人类越来越坚信自己是世间所谓最高贵的生物,于是我们制造各种信仰,编造各种荣誉或者名言警句,但是这些东西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不公平的基础上,这使得很多以爱为名的信仰渐渐变成了纯粹意义上的心灵...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2-19 17:40:57

1964. 由长谷川佑子策划 龙美术馆藏亚洲艺术作品展开幕 [52%]

...用水晶珠布满其表面。这些作品都反映了无法触碰对象(生物)的真实表面,现在只能透过我们的媒介远远地接触这个世界的现实。展望那游动形态的银色岩石,通过视觉操作,人们可以看到完全不同的形态,极其类似那些自然...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11-30 09:25:11

1965. 新媒体:将成为“火爆”的媒介艺术 [52%]

...因为新媒体是与科技有关的艺术,除了电子数字技术之外生物技术也是重要媒介方式,这些技术实验的条件在学院内实施起来比较充分:一个是有设备资金基础,第二有很大的生源,第三技术的学习比较系统化,第四这些学生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9-08 16:09:25

1966. 吴达新北京首次个展“阴谋论”在空间站揭幕 [52%]

...国排放量第一的北京,人为的抢救性的改造了岌岌可危的生物圈,为地球降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温。以此来试图与观众进行一场关于环境、气候、能量、经济、政治、媒体、科学,人类与世界,国家与国家的关系的讨论。&nbs...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1-23 17:48:29

1967. “登月任务——建设未来城市”科学艺术展在北京开幕 [52%]

...副研究员以《芥子须弥》显微摄影作品,表现出一位具有生物学与艺术摄影双学科背景的学者创作下的自然之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3-12-17 18:28:33

1968. 自由撰稿人状告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知识侵权 [52%]

...及中华特产网的归属机构浙江金华奥托康特种生物开发中心。黄以明表示,他独立创作的评论萧长正雕塑艺术的文章《自然精神的现代构成》经他人删减发表在面向全球华人公开发行的台湾...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2-03 13:10:50

1969. “中间状态”展于宋庄怡盛空间隆重开幕 [52%]

...的空间里,有种格格不入的束缚感和压抑感。高风的《古生物前世系列》作品,也是关于中国山水的改造的过程,改造同时也是一次次进一步重新理解和解读。而张木试图在一个完整的图像中实现语言化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8-17 13:36:25

1970. 一个艺术家与他的七个弟子——“我实质上不如他们” [52%]

...以及生理的适应性上,一定比我强。他们代表未来,这是生物层面的,是进化的本能。这真让人羡慕。所以,我教他们,必须首先进入到他们的世界中;他们其中的每一个又都是不同的、唯一的,都是一个宝藏...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9-27 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