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4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18项。(搜索耗时:0.0168秒)

1961. 李国昌:中国艺术市场有点虚 [78%]

...那些名垂千古的传世之作纳入囊中,但出于收藏家的职业精神和道德标准,我们更应该关注当代艺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艺术精神,主要靠当代艺术来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当代艺术如果疲软,势必导致整个艺术市场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3-01 22:02:00

1962. 平价艺术 让艺术消费更通畅 [78%]

...同于艺术收藏与艺术投资的一种纯消费行为,它以个人的精神愉悦为旨归,是与社会的人均GDP成正比的。在彭乐天看来,如今的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人均GDP都已经超过1万美元,人们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艺术品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1-07 10:23:19

1963. 徘徊于两性之间的美(节选) [78%]

...中被遮蔽、驱除,而且已成为中国文化中核心的和主体的精神。中国的母性崇拜在塑造了自身文化的基本结构范式的基础上,在文化的领域又继续将其逐步深化与具体化了,最具典型代表性的就是在哲学观念上与西方的父...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2-18 09:41:08

1964. 秦风系列讲座一 当代人要有当代人的角度(1) [78%]

...痛苦和挑战,往下不知道怎么再往下延伸,笔墨的功底,精神上的祭奠,使他更加沉重,步履艰难。这里面有一个很好的空间,可以讨论的,如果我们试想,我们改变一种态度,使用所有今天现代化的工具,驾驭设置另外一种新...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6-07 19:53:44

1965. 南京国际美术展油画板块初评入围作品风貌初探 [78%]

...素中求得新的发展?这必然要求油画艺术具有充足的时代精神,扎根于实实在在的生活的土壤,体会真切的喜、怒、哀、乐,从中去获得切实的精神体验,获得具有时代特色的创造和感悟。正如章文浩所说,此次初评作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8-15 14:01:17

1966. 恶搞之透视 [78%]

...某种意义上讲,恶搞流行背后反映出我国草根阶层集体的精神抑郁。户籍、住房、教育、医疗、就业、贫富悬殊等种种社会压力让置身其中的人备感焦虑、备感不平而又备感无奈,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富有才情的年轻人充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2-01 18:52:00

1967. 吕澎:表面世界的故事——俸正杰的艺术 [78%]

...是近乎于狡黠的转换,在这个过程中闪现了人类的智慧和精神的灵光。  今日中国,电影、电视、录像、图片发行等以图象为主的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已更新了文字媒介的意义。图象以简洁、明快、直截而与当代...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11-20 17:46:25

1968. 叶锦添和吕胜中对话:实验中的传统再现 [78%]

...如你的家族是一个系统,这个家族里的每一个物质都含有精神力量推动着人格发展,进而影响家族关系的演变。你的精神沉淀在你的家族里,过去或未来,年轻或衰老,都没有分别。现在西方人推崇个人世界,他们认为世界已经...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0-10 11:05:10

1969. 邵大箴:哀伤而抒情的——读何多苓的画 [78%]

...人,是出人才的地方。且四川地少人多,人民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强,尤其在山区,农民的生活很苦。这些在农村和山区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从这里受到极大的教育和启发。四川农民勤奋朴实的精神和那股蛮&rdquo...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8-13 11:21:43

1970. 当代油画屡出天价潜藏多少泡沫 [78%]

...的工具。从我个人收藏的角度看,一个艺术品首先是一个精神消费品,我因为喜欢而购买,一幅画挂在家里,我可以经常欣赏,获得精神的愉悦和满足,这就很值了。然后我再想,这件艺术品还可以传世,或者增值,这是超常回...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6-01 09: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