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10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191项。(搜索耗时:0.0102秒)

1981. 跃然知秋——田跃明个展将在颐和悦馆·莱维艺术空间开幕 [97%]

...面展示田跃民作为一位创作能力极强的艺术家,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艺术内涵,这或许对我们重新探索艺术生命的真正价值有所启迪。此次展览或许并不是一次全面意义上的对田跃民创作生涯的梳理,但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生...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10-17 00:24:01

1982. 艺术享有专利的当代性 [97%]

...通则不乏之论。清人王国维亦有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说法。正因为每一代之古人都有其所属时代的全新创造,我们的艺术史才那样丰富多彩。亦即我们的每个时代之古人其实都当代过,他们在自然追求...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4-15 18:22:40

1983. 美术评论家要不要会画画? [97%]

法国文学理论家茨维坦·托多洛夫在《批评的批评》中说过批评是对话,是关系平等的作家与批评家两种声音的相汇。美术批评家与画家的关系也同样如此,也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8-25 16:45:16

1984. 号称七亿欧元?啃老?暴发?傲慢?抑或无知? [97%]

...国成为了世界的文化和艺术中心。那个时代的法国无论是文学、诗歌、音乐、戏剧、绘画、或者雕塑出类拔萃,是一个群星璀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尤为重要的是在那个时代,印象派艺术的奠定和毕加索等前辈的横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6-25 15:06:47

1985. 艺术绝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周杰伦与林家如漫谈艺术欣赏与收藏 [97%]

...超现实主义、印象派画家,以及当时留法的亚洲艺术家和文学家,都聚集在这个MV里。希望平时对艺术没那么热衷的朋友们,看到这支MV会引发他们好奇。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3-11-21 10:12:03

1986. “一代人的文化立场”写于2010宁波当代艺术邀请展之际 [97%]

...知,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们还留有那样的记忆:一部文学作品,一幅美术作品,一部电影,均可以引起整个社会的轰动。但是到了90年代以后,这种凭一部作品而扬名的机率就再也难以复制了,它只能成为一种美好的记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2-24 12:08:54

1987. 在中华艺术宫看俄罗斯历史的百年激荡 [97%]

...人性、关怀人的精神从未改变。这些画作中拥有与俄罗斯文学相同的精神气质与情感温度。著名画家施大畏认为,俄罗斯文艺曾在我国广泛传播,此次展览是了解中国油画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也是对中国油画发展的一种对照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6-03 13:23:51

1988. 詹姆斯·艾金斯:艺术批评何去何从? [97%]

...所作的批评实在是不多,因而,批评家们并不总是习惯于文学批评和学术争鸣中那种司空见惯的尖锐批评和回击。我在这里的兴趣不是特定的文本或作者,而是想探究视觉艺术目前得以描述的方式。首先,在七种批评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2-15 09:38:23

1989. “内在的需要”第六届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总策划岳路平访谈(一) [97%]

...何用西方的现代科学、现代文化、现代道德来改造中国的文学、诗歌、音乐、道德、小说种种的一套方案。梁启超在上个世纪初的时候就已经全面提出,但是它的一个核心的工具,就是刚才我说的草船借箭。用的全是西方的方法...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5-28 15:40:13

1990. 迷宫:匹诺曹、桃花源或安迪·沃霍尔、马致远,以及赵无极、帕拉迪诺 —— 艺术家手作书收藏展 [97%]

作为知名学者的许知远,让本次展览有了文学方面的加持,使得艺术文学共通,也为观者提供了审美上的极致体验。本次展览的主题“迷宫”正是许知远先生所提出,知识是个迷宫,而我们身边的艺术读物就像...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21-08-12 11: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