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01项。(搜索耗时:0.0078秒)

1981. 肖虎艺术家的冒险精神 [62%]

...和死亡等主题。1982年,她的首个大型电子标牌置于纽约时代广场的中央,写有防止我追求渴望的字眼。多年来,霍尔泽尝试在各种媒材中引入文字,包括汗衣和灯光投影等,引起强烈反响和讨论。如她所言,她的目标...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2-02-23 09:45:12

1982. 苏州当代美术馆“空间生产:美术馆的城市赋能和价值传播”学术讨论会圆满落幕! [62%]

...社会共生网络的经验。《画刊》杂志主编孟尧观察到流量时代美术馆娱乐化和专业化所面临的双重困境,呼吁美术馆作为文化遗产的守护者、知识生产的中心、公共教育的传播者、空间体验的创造者等身份的回归。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4-10-28 10:51:09

1983. 罗一平:广州三年展不可复制 [62%]

...州的骑楼,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拆和建中,都体现这个时代特定的意识形态、文化形态、社会形态和民众的接收形态。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拆解旧结构的同时,也建立起了新结构,拆和建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工程行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8-26 11:32:58

1984. 朱青生:中国当代艺术要有引领世界的气魄 [62%]

...00年前、80年前的西方艺术。100年前指的是凡·高那个时代的艺术活动,80年前是指野兽派到毕加索到表现派的活动。再往后,有学习西方达达艺术、行为艺术的方法,所有这些方法都带有学习和模仿的痕迹。这既不符合艺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1-27 11:07:30

1985. 【 开拍CUPPAR】聚焦 | 流变与融合:二十世纪现代艺术专题 [62%]

...莫奈笔下的泰晤士河风光;戴泽作品《东郊民巷》透过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的风格语言,呈现出多元化面貌下的个体性,也通过作品提供给观者解读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发展的独特案例;卫天霖作品《春种》透过描绘...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3-06-06 09:47:33

1986. 该继续亚洲,或者扬弃?2013亚洲双年展“返常”观察 [62%]

...网的结构空间,而后者则是以电缆轮廓出一抽象的后工业时代风景。相对于艺术家使用物作为阐述新的场景关系的媒介,崔广宇的录像城市按摩:美丽的脏泡泡、柬埔寨艺术家桑姆南(KhvaySammang)影像输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1-11 10:47:22

1987. 临时性事件|未知场域——关于存在的艺术 [61%]

...成为一种习惯,今后的当代艺术展该如何定性?在自媒体时代,在文化高度普及的今天,当大众参与艺术意义构建时,艺术史该由谁来书写?等等。片面追求艺术的阐释,跳过存在的事实而寻求意义或许正是大众无法真正理解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12-25 13:37:39

1988. 《蔡国强:农民达芬奇》开幕 给世博会的另外一个视点 [61%]

...语。过去主人的生活印记和民工劳动的斑斑驳驳,留存着时代的剖面,也是上海世博会城市主题的另一个视点。蔡国强嘻说,如果这堵墙能够永久留下,将成为不可替代的公共艺术作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5-04 11:13:41

1989. 海沃德画廊:世界唯一的野兽派 [61%]

...丁和咕噜肉,虽然食客知道这是中国菜,但这是消费主义时代一个标准化的产物,无法借此理解当今真正的中国生活。《金融时报》撰稿人瑞秋·斯宾塞也对这类做法提出了质疑,它是否会把亚太艺术局限为一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1-09 16:28:33

1990. W.green:我所认识的埃米利奥•卡拉斯科•古塔雷斯 [61%]

...几座著名的大教堂,其中就有他祖父作品,这说明在那个时代,一个能够为著名教堂作画的画家,一定是当时最高水平和最负盛名的,这让我联想到米开朗基罗。他祖父的作品风格完全来自欧洲,这不奇怪,埃米利奥家族也是来...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9-12 14: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