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4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58项。(搜索耗时:0.0071秒)

1981. 不想点别的事情,简直就无法思考 [80%]

...活理论、哲学或流派的代言人,相反,他们对全球资本和消费主义的体验是切身的和直接的。不想点别的事情,简直就无法思考所呈现作品大部分取材于日常生活,艺术家从自己所处的时空出发,以猜想代替诠释,用...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4-08-12 17:45:40

1982. 实验艺术项目“Wide Open School”Pt.4 [80%]

...理了关于清理、破坏、价值与所有权的问题,提出了关于消费主义与艺术的商品化的问题。在WorkshopOnDestruction中,参与者们需要带去一件具有个人意义的物品,而他/她在这件物品被摧毁之前则需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7-18 11:39:36

1983. 格莱斯顿画廊再度回归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 呈现多元艺术面貌 [80%]

...放式生态系统探索了性别、种族、战争、殖民主义、全球消费主义问题,以及黑人女性身体的异域风情化问题,旨在将这些神秘世界拓展为探索文化、心理及社会政治问题的场域。创作于2019年的架上作品《Evenmyoldsoulhasanolds...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4-01 05:59:46

1984. 保罗·麦卡锡带给你一个无奇不有的世界 [80%]

...外雕塑作品亮相惠特尼双年展(WhitneyBiennial),分别用消费主义符号和流行文化符号影射社会问题。9、2001年,麦卡锡为荷兰鹿特丹市创作了公共雕塑《圣诞老人》(SantaClaus)。作品原本应该放置在剧院广场上的音乐厅...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3-15 10:21:00

1985. 画家刘炜的腐糜美学与自由之笔 [80%]

...虚空派符号骷髅、衰败的花移植至消费社会语境,质问生命的虚妄。1999年《我是谁?》更将存在焦虑推向极致:半透明人影悬浮于黑暗,五官融化成骷髅,多层薄涂技法让画面游移于存在与消亡的边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5-06-18 11:13:50

1986. 阿尔勒没有北京版 [80%]

...一些作品更加时政化,对于城市的变化、人与人的变化、消费主义社会的影响,他们通过镜头都在传达自己的敏锐思考。赫贝尔对《新周刊》强调说。开个会虽然和吴印咸、吕厚民等红色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8-03 13:38:51

1987. 臧坤坤:行走此时此地 [80%]

...,他以戏谑、调侃的方式思考意识形态、文化认知,以及消费主义与异化等议题,揭示作为世界切片的中国城市景观,思索图像与符号的公共意义。关于艺术家臧坤坤,1986年生于中国青岛,现居住...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23-04-23 10:19:40

1988. 上海博物馆美国艺术特展上 哪件作品最受期待 [80%]

...ldquo;在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女性在买鞋子,她们是消费者,另一些女性是服务员,她们正在为这些试鞋的女性服务。这种在商场中消费的场景是美国城市中刚刚出现的一种景象。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09-29 09:21:39

1989. 滥情 [80%]

...民主,艺术家将后半段,亦即作品的一部分解释权交给了消费者--观众,于是在逻辑上,观众的重要性占比变得跟艺术家几乎等量齐观了(今天的观众还有待甄别细分,包括资本家/藏家等其它掌握话语权力者)。而地位...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6-09-07 11:01:11

1990. 专访:“药——国际当代艺术展”策展人Breda女士 [80%]

...思考,也激发人们对待社会的责任感。社会发展的很快,消费水平也不断地提高,但人类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人们身处在一个特定的环境,必然受到环境的影响和约束,很难摆脱一些必须面对的问题,比如衣食住行,每个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10-23 12: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