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3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5905项。(搜索耗时:0.0069秒)
...值和审美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美学在18世纪确立为一门哲学分支学科,得以与认识论和伦理学并列,这与康德的体系化的工作密不可分。康德将人的全部认识能力分为知、情、意,它们有各自不同的领域和价值追求。认识价值...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11-28 10:49:27
...现在风格倾向、形式语言、学说理论以及如何实践由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ErnstBloch)提出的非同时的同时性(SimultaneityoftheNonsimultaneous)观点。激进的扫旧可以在那一代的艺术家群体以及其后新兴的艺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5-24 11:32:53
...之,在后发达国家,什么是现代?它是思想史、文化史、哲学史和人类文明史范围内的一个核心课题。西方的现代是以反叛传统为基本面貌出现的,它造成了全世界的一次巨大的变革,这个变革被称为现代化的运动或...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9-07 10:21:35
...中探求着对于人类灵魂问题的终极追问。意大利的哲学家克罗齐(BenedettoCroce)在《美学原理》一书中,就专门提到过关于艺术中丑的问题,他写到:丑容纳于艺术时,它的职责在借反称来加强美的效果(...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2-09-26 09:20:24
...天圆地方不是地平说,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是阴阳学说的一种体现。天与圆象征着运动;地与方象征着静止;两者的结合则是阴阳平衡、动静互补。整体瓷器以方与圆组成,寄托作者在广阔天地间,旋转...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2-06-11 19:25:39
...一点我在看你作品的时候感受很深,我觉得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对你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比如你的作品《此在和彼在中的人们》,“此在”这个词就是来自存在主义。还有你的《溃烂的山水》系列作品中的烂草莓,我第一次看到...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4-18 19:24:49
...毕业后,先后在德国的柏林、汉堡和马尔堡攻读艺术史,哲学和文学史,并凭借博士论文当代艺术上的重大项目获得博士学位,1982–1988担任德国斯图加特国家美术馆策展人及馆长助理。1997-2010担任德国东威斯特...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9-20 13:15:23
...无不来自对于艺术创作的深刻体悟,同时融入了深层次的哲学思考。艺术教学要结合创作,本来是天经地义之事;但在半个多世纪来的中国大学里,却成了稀罕的现象。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全国大学的院系调整把...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8-06 15:16:37
...术。艺术史研究需要研究者有一定的高度,要与各时代的哲学、经济等背景联系起来,就像一条河流,你站在河边不会知道它是怎么流的,但是你坐在飞机上看,河的脉络是非常清晰的,研究艺术史也要站在高处往下看&rdq...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9-26 10:01:58
...感受与思想之间平衡的能力。所谓的思想,不是通常讲的哲学思考、宇宙观、人生观什么的,更不是条条框框,而是从小说内部生发出的思想观念,它通过小说自身的叙事方式完整地体现出来,并达到与任何思想家的思考具有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2-05 1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