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6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511项。(搜索耗时:0.0655秒)

201. 栗宪庭:沈勤作品及相关话题 [77%]

...的断壁残垣,没有来由的凳子和它长长的阴影,这些都是而上绘画和超现实主义绘画惯常的手法。但其中老和尚和小和尚的形象,让我们联想起他后来的作品。其实,从他现在的作品一路看过去,其中,有一条清晰的线索忽隐...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3-02 10:55:05

202. 桑火尧个展在沪展出 区别于具象与抽象的境象观 [77%]

...客,世界过程中的自我内在心境调适的映象,比意象更为而上,比抽象更具人文关照,作品既具有精致、时尚、奢华的当代形式感,同时又是以东方哲学为基质,以精神陶泳为旨归,具有静和简远的气。桑氏...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9-07 08:17:12

203. 探索中国抽象艺术的当代性 [77%]

...2em;}一、抽象艺术的产生及中国抽象艺术抽象思维是人类的天赋特征,与形象思维一样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正因如此人类对抽象符号、图案的运用,对事物进行抽象性...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8-01 14:31:19

204. 何桂彦:现代性的维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抽象与表现 [77%]

...体存在以意义。这种观点无疑会对西方至柏拉图以来整个而上学体系起到颠覆性的作用。不过,对于中国那些主张自我表现的艺术家而言,他们借助存在主义的思想,并不是去解决而上的哲学问题,而是直接可以...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9-13 17:28:24

205. 何翔宇:从《无何有之乡》到《可乐计划》 [77%]

...化观念已悄然地发生了改变。在何翔宇看来,文化并不是而上的、抽象的,相反,大多数时候它都潜伏在现实世界中,渗透在无意识的日常行为里。因此,文化带有多重的面孔,既可以是显现的,也可以是隐形的;既可以凝结...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5-22 09:46:05

206. “默化墨”水墨邀请展亮相正和诚艺术空间 [77%]

...传统水墨经过洗心的默化而变得更为具有当代的破碎感与而上的纯粹性。姜吉安转换了传统以物观物的独特观看方式,以颜料的剩余物来建构整个画面线条的错觉起伏的触感,工笔传统被他带向了一个蜿蜒优美与余...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7-02 17:42:22

207. 游离的灵魄与休憩的肉身相对——谈蔡广斌的多维水墨人间 [77%]

...中国以文人游于艺的水墨画,反映生活情味与人格投射的而上美学,作为中国绘画主流的承传,到了20世纪初期,承受从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职业画家所营造的技艺与形式主义的迎面冲击时,就已经显得危机四伏、信心动摇。...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9-24 18:42:40

208. 意识与视象:王非非 [77%]

...单行、稳固、统一的回应。画面底色让人联想色域绘画或而上画派,面对这捉摸不定的、没有具体物象的表达,感受力大于描述。审视大于言说。艺术家曾提及:并不是刻意的因果让我去画某种东西,或许事后也不太清楚自己...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8-11-30 10:52:54

209. 泓盛2012春季拍卖会——当代艺术/油画雕塑专场 [77%]

...细腻的变化。游离的物象悬空、漂浮于画面,融入了中国而上哲思的玄秘意境。孙良的另一组水墨作品《自然日志》,以回归传统水墨的方式来记录当下的真实生活情致,体现了孙良在艺术创作领域中的收放自如。画幅虽小,...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6-07 10:29:43

210. 借用卑微瓶罐追问艺术价值 [77%]

...。在真和拟真之间,在具象和抽象之间,在平凡事物中的而上思考,这正是莫兰迪最大的特点,也是他被看做具有东方意蕴的原因所在。西方评论界认为,莫兰迪所关注的只是微不足道的细小题材,而反映的却是整个宇宙的状...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8-14 10: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