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488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444项。(搜索耗时:0.0068秒)
...千字之文无一懈笔,令人扼腕。文征明一生临池不掇,至九十岁写小楷时光无疾而终。王士贞曾说文氏的真迹十不有二,更何况又过去五百年后的今天,这是我们需要仔细辨别的。文徵明的署款有时间上的不同,42岁以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1-17 09:36:47
...云南作为一个远离中心城市的省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几年间,以它悠闲散漫的气质吸引了众多知名艺术家在这儿建立工作室,上河会馆和昆明创库的创建,更为在昆明这个边疆城市生活创作的艺术家...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9-16 18:00:02
...买了绘画、瓷器、古玩、稀见图书等艺术品,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该基金会抛出了一些藏品,其获利相当丰厚。如1989年春季,基金会将一部希伯莱文版的古老《圣经》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拍卖,得款200万英镑,而当初购进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6-01 09:16:19
...年春,先母在笔者陪同下,去了南京、杭州,分别拜会了九十高龄的老师谢海燕和陆抑非二位。师生虽分别了三四十年,但见到学生到访,居然仍能叫出其别名墨因。陆老在学生的旧作上再次题款喜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4-17 11:00:25
...“走向”观众,实现艺术传播效益的最大化。如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著名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UlrichObrist)所言:“美术馆是移动的,不是你走向展览,而是展览走向你。”这一项目同时强调当代艺术的在地性实践,根...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20-09-22 11:09:37
...西方油画中惯常的笔触,讲究运笔本身的节奏、气韵。到九十年代,我将这种风格推到了极点,力求让笔触充分体现出独立的审美趣味,犹如中国画中的笔墨精神。我还很注重在严谨造型的写实框架中注入抽象性的因素,不论作...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6-08 17:37:06
...杰那一拨,黑豹,还有我很喜欢的天堂乐队。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九九四年真的是中国摇滚乐的鼎盛时代,一拨一拨地出人,但现在剩下的没几个。上大学的时候,我们那个小城市,就开始有摇滚乐的走穴了黑...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2-31 14:56:43
...份额。作为国内的收藏大省,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山东买家就意识到了艺术品的价值。张黎明举例:2000年左右史国良的画是每平尺几千元左右,到现在翻了近百倍,大家看到了涨幅,所以有更多人挤入这个市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8-29 17:53:38
...与自我感受化的微观视角。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经历了八九十年代的解放与探索,今天的青年艺术家正在逐渐摆脱对西方主流艺术的模仿和挪用,开始真正立足于自身的经验,积极尝试和创造本土化的独立艺术语言。 ...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7-12-12 13:36:55
...的形式主义探索,在那段时间曾异军突起,影响深远。至九十年代中期,批评家王林在全国发起关于都市人格的学术讨论,并组织巡回展览,贵阳一批年轻人最早起来响应。对艺术而言,重要的是人文精神与创...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2-13 16: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