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7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191项。(搜索耗时:0.0078秒)
...扔到一边。今年的北京双年展,号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参展国最多的一次,其国际性在世界双年展中也罕见;上海双年展也请来了23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晦涩的主题阐释满是西方术语。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2-17 10:13:01
...际学术界公认的文革美术研究学者,王明贤的著述填补了新中国美术史研究的一项空白;此时彼镜展出了王明贤近30年来抢救性收藏的文革美术原作和历史资料,其中有的曾在国际上重要的博物馆展出过,有些极为珍贵...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1-02 14:09:22
...切脉》入选今年文化部主办的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六十年优秀作品展,进入70件雕塑佳作的行列,并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同时,其城市雕塑《怒潮》(合作)在文化部、建设部主办的新中国城市雕塑60年成...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1-07 15:22:23
...即可算老照片。按此说法,像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各种政治运动、上山下乡直到改革开放初期等内容的老照片,都可以算作老照片。它们大量见诸报端、画册、展览。&...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1-05 22:34:00
...杖携琴图》到重庆金刚坡时期的代表作《潇潇暮雨》,从新中国成立后的长途写生作品《天池瀑布》,再到一系列的毛泽东诗意创作,使观众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不同时期傅抱石山水画艺术的不同风貌,并逐步观照到傅抱石艺术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8-18 09:11:58
...兰若、李骆公、张功慤)和近现代美术教材。4号厅则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市美专学生的作品,他们大多出生于1940年代,现大多为大学教授,他们传承着海派美术教育,此次展览他们几乎拿出了他们学生时代珍藏至今的作品。...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5-21 00:58:37
...庸…等在课余一起闲聊、赏画,相互观摩品评。新中国成立以后,丁衍庸最先定居香港,其后林风眠亦于1977年10月移居香港,唯独关良至终留在内地,据丁衍庸的学生莫一点回忆,林风眠和丁衍庸曾通过香港《大公报》...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10-26 14:47:50
...不尽相同,但在书画鉴定、研究上却有着共同的追求,为新中国的书画整理、保护工作付出了毕生的心血。今次文津阁举办此专场,以弘扬五老精湛的艺术和崇高的艺德,观众亦有缘再睹五老墨宝。只是,在缅怀大师之馀,也让...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0-22 13:48:18
...印证了中法历史文化的渊源。1960年代,法国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欧美国家。但当时两个国家的领导人却未能见面,这不啻是中法历史上一个遗憾。法方策展人阿兰·阿维拉(ALinAVILA)希望通过这次有历史意义的活动,让...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7-01 15:39:21
...,规格108×146毫米。发行量2万枚。就数量而言,这是新中国小型张发行数量最少的一种了,但3元的面值在当时实在是太高。张大中说,当时他的工资只有十多元,买这一枚小型张花去工资五分之一,一般的集邮者是接受不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3-15 11: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