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4011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05项。(搜索耗时:0.0056秒)

2201. 从“微体验”出发 深圳美术馆力推青年力量 [52%]

...预先设想一个宏大的主题,而且这种微观体验很容易被老一辈批评家认为过于自我,被外界理解成小资,其实最终他们的作品所指向还是一些宏观的问题。对于深圳美术馆的两位年轻策展人的成长,鲁虹表示很...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2-12 18:57:44

2202. “百雅轩2011回顾展”在798跨年展出 [52%]

...;,罗尔纯绘画展,体现了百雅轩致力于推广老一辈优秀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同年先后举办的冷冰川艺术展、丘园素养-丘挺绘画展、学院-中央美院青年教师八人展则显示了百雅轩把艺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12-20 11:07:33

2203. 充斥金钱与数字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 目前既是最好市场又是最坏市场 [52%]

...。中国现代艺术作品表现还算稳定,赵无极、朱德群等老一辈艺术家的作品不出意料地进入成交价前十名,但是当代艺术市场格局却发生了转变,在曾经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标杆倒下后,近两年不断升温的日本艺术板块遇冷,稍...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6-06 09:50:13

2204. 方力钧鲜为人知的另一面 [52%]

...;如何看待自己作品的符号化?。他这样解释:一个人一辈子做不了太多的东西,一生中能做出自己的一个符号化的图案作品,应该很值得欣慰了。  【编辑:马海艳】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12-29 11:53:36

2205. 董军:任何收藏观都值得尊重 [52%]

...能随时抽身就走,我不认为他是高端的客户。而有的人是一辈子搞收藏,他很有他的品位,他把他的资产一半拿出来做收藏,别人都走他也不走,我认为这才是高端的客户。某客户,在永乐几年加起来可能买了不超过200万,但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7-19 13:38:08

2206. 喜怒间的艺术,雕刻中的人生——俞开明的创作之路 [52%]

...传达出人物不一样的气质和神韵。可以说,他在继承了老一辈艺术家的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在主题凝练、比例设计、氛围烘托、整体布局上融入了自己的审美理念和生活态度,从而使作品彰显出一种文化气息和生活内涵,那是参...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3-20 15:45:04

2207. 创新就是最好的继承——郭庆祥对话张功慤缅怀赵无极 [52%]

...中国古代文化中有取之不尽的养料,吸收一点就足够自己一辈子消化了。而我在国内正是文化信息闭塞时期,只能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找寻精神上的共鸣。不管是巧合还是必然,当三十年后我再次看到赵先生的作品时,同学们都惊...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4-23 10:28:44

2208. 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布列松回顾展 [52%]

...,该摄影集成为纪实摄影的必读之书。布列松本人一辈子都在贯彻实践他的这种理论。他坚持黑白摄影,用徕卡135旁轴相机和50mm标准镜头,从不剪裁照片和使用闪光灯,因为他认为不能够干涉当时现场的光线,不能对被...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2-21 10:32:31

2209. 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布列松回顾展 [52%]

...,该摄影集成为纪实摄影的必读之书。布列松本人一辈子都在贯彻实践他的这种理论。他坚持黑白摄影,用徕卡135旁轴相机和50mm标准镜头,从不剪裁照片和使用闪光灯,因为他认为不能够干涉当时现场的光线,不能对被...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2-21 10:32:31

2210. 版画收藏竞逐拍场 当代原创作品凸显潜力 [51%]

...元成交,成为该专场拍卖的最高价。老一辈版画家古元创作的《悼念和战斗的诗篇》、《人桥》、《祥林嫂》、《刘志丹和赤卫军》等拍卖成交价均在10万元以上,其中《鞍钢的修复》2008年在北京华辰秋拍上以...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8-27 10:4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