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14项。(搜索耗时:0.0075秒)

2221. 哀悼丨钱钟书夫人杨绛先生今晨病世 享年105岁 [61%]

...》,散文代表作《干校六记》等都是她的经典作品。跨入新世纪后,杨绛先生又创作了《怀念陈衡哲》、《难忘的一天》和《我在启明上学》等多篇忆旧散文。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5-25 13:58:38

2222. 于洋:学院如何塑造策展人? [61%]

...这一行业的社会科学属性大于人文科学属性。随着新世纪前后策展人职业热潮,加之国内各大城市双年展以及上海世博会的举办,策展专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策展概念传入中国以后,...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3-13 17:42:10

2223. 偏锋“过度”展 范明正狭缝中的真实 [61%]

...而使他们的成长经验既有过去二十世纪历史的刻痕,又有新世纪各种思潮剧烈冲击的诸多的挑战。他们无法像五十、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一样对于过去的断裂有深刻的了悟,他们在一个反叛的青春阶段所反叛的正是八十年代以来...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9-27 11:28:02

2224. 艾蕾尔:“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女性艺术 [61%]

...可见,在上世纪90年代女性主义艺术盛况之后,新世纪的女性艺术早已不能同日而语。当下的女性艺术竟然悖谬地呈现出前女性主义的传统风格范式。对女性群体身份越强调反而越会强化她们的边缘身份,这既没有对女...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9-02 09:20:50

2225. 批评家陈默访谈——面对“学术暴力”我很难保持沉默(图) [61%]

...下’    问:上个世纪90年代到新世纪初,您搞行为艺术批评非常出名,现在又做架上绘画批评,也很有影响。行为艺术和架上绘画,您更偏爱哪个?    陈默:我的批评并未分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1-21 12:59:42

2226. 市场为何对私藏概念上头?芭芭拉·格莱斯顿联手苏富比 [61%]

...现在,通过全球重量级美术馆大型展览的传播,她成为了新世纪以来风靡欧美的具象绘画复兴的中坚人物。这件作品是佩顿对瓦格纳歌剧《罗恩格林》中一个场景的描绘,由格莱斯顿于2014年在自己画廊的展览中直接收藏。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5-04-28 09:14:36

2227. 西泠印社走过一百一十周年启示录 [61%]

...人的保护,才使百年名社能延续至今。然而,进入新世纪,西泠印社却面临着新的考验。浴火重生2002年暮春的一天,时任浙江省杭州市委书记的王国平走进西泠印社杭州书画社,呈现在他眼前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2-18 15:25:23

2228. 出现在中国的乌利·希克: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反思 [60%]

...倾向这一领域的紧张关系进行了探讨。按照历史、政治和新世纪以来的中国社会形态等不同维度挑选出71位艺术家约150件作品。在这些作品中,约40%展出来自希克个人收藏,约60%来自此前捐赠给香港M+博物馆的收藏。...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3-01 11:07:03

2229. “沿着本没有的路行进”去发现“不可见的美”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双展齐开 [60%]

...仍旧执着于绘画的艺术家,面对的是艺术应该何去何从?新世纪的艺术家虽早已不再拘泥于某种艺术形式,但是他们仍然面对同样的问题,踏着前人走过的路,他们不断接近事物的真实样貌,不断重新定义或者打破艺术的边界。...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9-09 05:51:58

2230. 热钱悄然瞄准年轻艺术家 [60%]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发生了极大的改变,20世纪70-8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艺术家,正逐渐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新鲜血液。未来的天价艺术品和大师,必然也会从新锐艺术家中产生。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8-06 17: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