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4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05项。(搜索耗时:0.0093秒)

2251. 与李衡对话——这是一次“不可避免”的展览 [75%]

...朋友将我推荐给了芳草地画廊,通过一年来的彼此熟悉,自然而然就有了这个展。很感激那位朋友,也很荣幸能与芳草地画廊合作。其实我只希望能一直画下去,到死都还在做这件事就算成功了。所以,在此原则上的任何...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6-13 10:45:06

2252. 郝青松与岛子:现代性废墟与废墟艺术 [75%]

...岛子(以下简称岛):我的感受是痛苦且悲哀的,无论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或人的精神状况,都在加深废墟化,乃至于救赎的呼召也一再被无尽的废墟掩埋。你在博士论文《废墟艺术:中国...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1-25 14:06:25

2253. 中国画的当下思索 文化缺位现象普遍 [75%]

...展的主线,从未间断的发展下来,东亚大地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东方农耕文明和民族性,其演进发展造就中华文化的独特精神,即尊崇自然和谐,相信天人合一、物我一体,形成中庸哲学观念,适...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8-12 10:16:41

2254. 老掉牙的批评把戏——策展人操守和艺术家独立 [75%]

...,给予基础的社会性和政府性的关注,这一群体才能顺其自然的走上独立性的道路,一个群体的思想自觉依靠几句口号和些许批评的话语是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的,而为独立性存在于艺术家的思想中创造一种环境则更为重要和急迫...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2-09 15:12:44

2255. 意象,物与抵抗的政治——读关晶晶作品 [75%]

...种敏感并非对于具体物的所感与所知,而是源于对现实或自然某个意象的自觉、抽取及凝炼。这里面并没有格林伯格所谓的形式自律,某种意义上,其恰恰形成了对形式的破坏和对语言的冲撞。她很多画面,若不细加深究,看上...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2-06 15:59:07

2256. 什么是美?美从哪里来?请记住这三位大师的名字,他们对“美”有创新和突破 [75%]

...eBoudin)。布丹习惯在露天作画,主张一定要去寻找自然的纯朴的美要顽强地保留最初的印象,这些早期的绘画教育影响了莫奈后来的创作方向。19世纪的巴黎是全世界的艺术中心,聚集了来自世界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10-28 10:06:33

2257. 品格—2022京畿春季油画艺术开放展征稿公启 [75%]

...在嘈杂的现代社会环境下,驻足内省、真正融入到祥和的自然与社会之中。艺术家要实现社会价值,必定离不开高尚的品格。文学艺术领域的阳春白雪亦或是下里巴人都自有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2-01-27 09:37:27

2258. 冷记忆:董鹤 [75%]

...与社会的破坏等等,这些都是息息相关的。我在画面里就自然而然呈现了用各种素材来表现自然界各种生物的死亡与诞生,物与记忆存在与消亡的过程。也是在那两年,我参加了上海一个加拿大人和靳羽西女士合作的年轻艺术家...

类型:展览发布时间:2015-04-01 09:18:08

2259. 王旭东接棒单霁翔出任故宫院长:曾在莫高窟扫沙子 [75%]

...quo;非常感慨,并表示这么好的文化资源,加上自然景观,应该是最好的旅游目的地,后来还建立了合作意向。平衡保护与开放矛盾,引众深度体验敦煌文化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量激增,...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4-09 02:24:31

2260. 真境 靳卫红:绘事琐谈 [75%]

...和性情,尤其是那些所谓的禁忌。比如论画方面有元人饶自然《绘宗十二忌》,论书方面有李溥光《雪庵八法》中的八病。这种观念一直影响到现代,黄宾虹的忌尖、忌滑、忌扁、忌轻、忌俗,都是这些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6-20 17: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