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有3197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48项。(搜索耗时:0.0106秒)
...是在我离开之后,我是第一届学生,他们是第二届。所以当时并没有什么有意思的东西,但是很好的是那时有一个暗房,很自由,我经常去使用。虽然不是很正规,但是是我在北京的第一个落脚点,尽管只有两个月,但对我来说...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0-05-28 10:44:37
...因为无论如何,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与当时的中央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和四川美术学院一样,都是现代艺术创作的重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四大美院中,当时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是以最具前卫性质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7-30 18:12:01
...但是2002年从德国回来后却说自己的机会并不是特别多,当时是怎样一种状况?冷林:1997年我去了伦敦,2000年去德国,直到2002年底回国,当时北京已经有了798艺术区、也有东京画廊等第一批经营展示当代艺术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2-02 11:24:10
...,这个特点比较明显,就是它的理论氛围、这些氛围,在当时是比较突出的。如果这两点能够更清晰一点,这个展览会更好。 另外一个,我觉得潮流,这个提法,现在更应该关注潮流中的个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8-12 14:51:33
所以,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时刻下我们当时有一种激情。但是哗的一下我看到严老师的文章,包括整个场域都是对黄永平那儿,而他那里没有绽放出多少东西。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6-13 17:15:12
...已经没有多少计较,我给他多少钱,他给我多少画。我与当时许多画家都有比较深的交情。当时,身处四川的画家尚未完全进入艺术市场。当时的艺术家最看重的并非金钱,而是为他们出画册、办展览。林...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7-19 11:14:19
...、岳敏君、曾梵志、张晓刚、徐冰、扬少斌等人的作品。当时这些人并未引起任何人的关注,但现在已成了世界明星,他们的作品价格也暴涨了很多。本报用电话和电子邮件采访了现居住在曼哈顿的霍华德-法伯。 问...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8-24 17:02:36
...甜蜜的生活》等。中国当代水墨兴盛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产生了两种方向,一种是借鉴西方语境,用纯粹的西方艺术语言来阐释艺术作品;另一种则是固守中国语境,用中国传统的,尤...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11-21 13:18:59
...(2)多是粗黄土足这里的描述是符合当时见到五代耀州官用瓷的不同品种,并不是单指欧阳修描述那种和后世所见及出土的薄胎、白胎青瓷品种。因明代已与五代相距五百年左右,对柴窑的认识不如欧阳修具...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4-30 11:38:46
...于广东省梅县丙村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南洋归侨,是从当时国内一流学府燕京大学返乡定居的教授。他留下的一些藏品,在文革时被抄家了,文革后又归还了我们。这些家传旧物带领我迈进收藏的大门。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5-13 11: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