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3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15项。(搜索耗时:0.0179秒)

2301. 张海涛:警惕“本末倒置”的艺术管理——中国“艺术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51%]

...在家里孤芳自赏的东西或是宣泄个人情绪的方式以及自我心理治愈的工具,更需要能与社会大众产生共鸣、介入社会,这样个体内心情感的表达就具有了公共性,也是对社会大环境的及时反应。参展、策展、艺术评论、画廊代理...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9-03-04 13:31:09

2302. AI通过艺术图灵测试 你根本分不出来作者是不是人 [51%]

...品的视觉刺激必须有足够的‘唤醒潜能’,来触发心理上的‘快乐反应’。计算机艺术是新兴学术领域的基石,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早期DesmondPaulHenry的‘绘图机器’,被称为‘数字...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10-12 09:58:37

2303. 永樂2020首拍 | 早期中国当代艺术 [51%]

...肖像来探讨特殊历史时期的集体记忆以及集体精神背后的心理特征,这个系列有波普艺术和超现实主义的特征。实际上,张晓刚在80年代后期有一个超现实主义艺术阶段。张晓刚自1982年从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已经掌握了写实主...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0-12-04 14:52:42

2304. 艺术家乌雷 | 最温柔的灵魂寄予者 [51%]

...中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非常需要艺术家的生理和心理耐力,他们正在寻求身心之间的和谐以及性别之间的平衡。这个动作围绕着性的概念,并倾向于创造一个雌雄同体的生物。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0-03-05 01:29:06

2305. 作为表现的当代摄影 [51%]

...ot;斯各格兰德精心呈示的神秘、超现实的空间总是给人的心理产生一种莫名的影响。桑迪·斯各格兰德通过改变物体的配置与特点来改变现实。同时,她的照片也与装置艺术有着某种关系。法国摄影家贝尔纳·弗孔则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3-18 14:41:50

2306. 系列活动29日开启 [51%]

...交游、诗书画作等分析理解,让观者更客观的了解到他的心理定位。杭春晓:1976年出生于安徽当涂,200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美术史博士学位,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5-29 10:39:41

2307. 国内外博物馆镇馆之宝对比•绘画 [51%]

...通过对眼神、嘴角及面部肌肉的微妙刻画,表现出他们的心理、气质和性格。为了突出主体人物,帝王同侍从在身材和用色上均形成鲜明的对照,从而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全图线条挺拔有力,色彩凝重,具有相当高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3-22 09:13:33

2308. 流觞故事:从溪山到兰亭——中国新绘画的嬗变 [51%]

...视问题,而张说他发现了时间对于视觉判断的影响以及在心理上的重要性。周春芽的作品标题是《仿夏圭<溪山清远>》,西方人可能不理解仿的中国含义,那就是尊重与理解,周春芽将他早就感悟到并创造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1-09 17:06:33

2309. “张晓刚”与“欧阳江河”的对谈 [51%]

...怎么作出反应的呢?经由中国自己的传播层、过滤层、心理层、评价机制的折射之后,剩下的那个张晓刚是什么样子呢?我认为整个中国,学界的、理论界的、知识界的、文学界的精英都要共同面对关于你的作品的解读问题...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9-04-25 13:12:09

2310. 程美信:王广义被“误读”的艺术乌托邦 [51%]

...可能是一种犯错误,这种专制集权主义留下的心理影响,别说在八十年代,即便今天的人们仍是诚惶诚恐,难怪当时就有人指出王广义在借机出风头。如果今天再来看栗宪庭的《毛泽东艺术模式概...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0-15 08: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