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50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205项。(搜索耗时:0.0074秒)

2371. 陈超简历 [79%]

...屉》、《2006.8.14》等分别被浙江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和私人收藏。2006年首届中国当代学院水彩艺术展。“世纪之星”油画创作大展,获佳作奖。&n...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3-21 00:32:24

2372. 谁在操纵网上艺术博览会 [79%]

...买家,希腊也有新兴的收藏市场,而西班牙则以每年5个私人博物馆的速度增长,今天艺术收藏不是低调,而是非常公开化。谁的势力强,谁就强夺艺术收藏的话语权。《中国文化报》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3-14 23:15:00

2373. 民营美术馆 不想同质而无聊 [79%]

...得关注,在卡佳·魏特琳看来,由于美术馆更加依赖私人的资金支持,这使得有些荷兰美术馆的项目像是为了取悦投资人而做的。作为民营美术馆,我们首先必须要有自己核心的身份认同。卡佳·魏特琳认为,...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9-30 13:28:29

2374. 管呓:好作品是有温度的 [79%]

...  在2006年7月份巴塞尔的艺术论坛上,管呓以“私人美术馆馆长”的身份被邀请发言,他说:“中国的现实是一个闹剧上演的时代,各种夸张的可能都会在中国出现,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本质就是‘皇帝的新装’,当代...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8-01 16:40:07

2375. 朱德群、赵无极 抽象表现主义探索宇宙极象的和谐 [79%]

...大师相比较,数量并不算多。若再排除世界各个美术馆和私人藏家的收藏,真正可能流通到市场的也不过百幅。此次这两件作品同培根、佛洛依德、克莱茵、巴斯奎特、安迪沃荷、克莱门特、封塔那等国际大师列在同场拍卖,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11-19 22:51:00

2376. Michael Leja教授:美国艺术的悖论 [79%]

...到当代的程度。反战,争取权利关注同性恋,探讨公众和私人空间,文化的差异性,身份究竟怎么产生?探讨各种艺术家的身份认同问题成为艺术文化的主流。你可以用很多方式去看待:焦虑的自由,将个人的存在的合理化,偏...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7-03-05 19:40:00

2377. 从“没有德国人的德国名单”说起:双年展的国籍问题 [79%]

...艺术品已经变成了一种资本商品,流通在拍卖会、画廊、私人收藏家、艺术投顾公司之间。上个世纪的艺术中心,巴黎、纽约和伦敦,随著市场的转移,逐渐移至新加坡、杜拜和香港。客户和投...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6-14 15:25:28

2378. 刘兰:收藏是我的精神伊甸园 [79%]

...的收藏很快引起了国内外的关注。个性化的私人收藏收藏让我觉得生活充满激情,非常美好,也带给我很多惊喜。在刘兰看来,中国社会传统女性的角色是相夫教子,我身上当然也有这...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10-11 16:05:52

2379. 20届悉尼双年展开幕 大陆艺术家仅徐震在列 [79%]

...此次合作代表了双年展41年历史中,最大的一笔来自私人机构的赞助。 20届...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03-24 11:01:59

2380. 从文化艺术品特点看银行投贷模式的创新 [79%]

...美国银行、摩根大通银行、花旗银行、富国银行等大银行私人银行客户的艺术品贷款均有较好的增长。二、艺术品股权投资艺术品是一种自由、个性、非标准化的精神产品。艺术品的异质性和稀缺性使...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6-11-21 10: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