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大约有400项符合查询结果,库内数据总量为186346项。(搜索耗时:0.0051秒)

231. 董国强:海外成了春拍拍品的蓄水池 [78%]

  明末清初的遗民文化是中国文化史和想史上一段不可忽略的时期。通过这样的专场让我们重温历史,感受古代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坚守的崇高品格,对当下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2-03-11 11:57:14

232. 第四届“广州三年展”论坛行动计划第一站今日启动 [78%]

...长),中岛隆博(NakajimaTakahiro,日本东京大学中国近代想史教授),俞孔坚(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学院院长,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教授)。第四场主题:亚洲当代纪...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09-23 11:04:03

233. 费大为:全球同质化的艺术缺乏冒险精神(节选) [78%]

...,也许可以从法国语言的特点入手,去观察他们的想史,然后再看每个法国艺术家怎样去利用和突破法语的限制。与其去关心整体的法国当代艺术是什么,不如去读一些法国的哲学著作。这些著作对...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7-08-30 10:27:31

234. 四川德轩迎春大拍夜场:傅山巨幅绫本草书代表作亮相 [78%]

...期。这两个时期社会动荡,兵燹焦灼,同时也是文化史、想史、艺术史上百花齐放、空前繁荣的时期。以傅山、王铎、倪元璐为代表的明末清初的一批重臣遗老墨翰,以及清代沈荃、查昇、蒋廷锡、汪由敦汪承霈父子、刘墉等...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03-07 17:29:43

235. 当代艺术的精神性传统追思——查常平与丁方对话 [78%]

...着手,我的历史观是大历史观,不是局限于考据。我认为想史是贯穿历史的精华要素,你能理解。查常平:当然!丁方:中国就是这么一个历史,很奇怪,每到一个古代城堡,当地的人民身...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1-11-16 09:38:37

236. 友涵与余友涵 | 深圳美术馆 [78%]

...艺术史的研究和书写。在此次展览中,他们基于艺术史和想史的双重视野,勾勒出余友涵立足于自身的艺术探索,与时代孜孜不倦地对话的卓越成果,也从余友涵的个人实践中提炼出若干与当代艺术史相关的关键性问题。艺术...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25-03-17 14:07:57

237. 艺术进阶必读书(下) [78%]

...绘画史的衔接与转变,也尝试将中国绘画的意向和含义与想史、社会史、经济史的种种因素联系起来,向广大读者清晰介绍了他以及诸多行家集体努力而达到的对中国绘画的看法。此外,书中也精选了美国、日本、台北故宫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5-08-21 18:56:08

238. 江丰旧藏亮相匡时春拍 [77%]

...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P272、《在风中流亡的诗与想史》李公明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P192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3-04-19 14:14:39

239. “历史意识”不是“过去意识”――与鲁虹谈批评中的“历史意识” [77%]

...中艺术的批评》一文中说:“对吴冠中艺术的批评是艺术想史的当代要求”(《今日美术》2008年第1期)。可以说对吴冠中艺术的批评正是“活的历史意识”对历史的重写。也所以,才不断有了那些具有“活的历史意识”的人对...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08-06-09 22:28:39

240. 抽象艺术虽非“天书” 读懂还需下点儿功夫 [77%]

...德里安的抽象艺术,像科学探索一样,背后有着美术史、想史的支撑,包括当时文化的积淀、两次大战之间人们的精神状态,这些都必然在艺术家的作品中有所反映。至于四岁女孩被称为未来的毕加索之类的...

类型:新闻发布时间:2014-12-25 16:00:09